军迷圈

苏联时期的运输机项目复活 缺钱的俄罗斯找上我国求帮忙?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冯布劳恩

迄今为止,安-124“鲁斯兰”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军用运输机。这款安东诺夫设计局设计的四发运输机,在波音747-8F诞生前的近30年时间里一直保持着世界上最重的生产型货机和第二重的操作型货机称号,仅次于安-124的放大版安-225“米莉亚”。到2004年,总计有55架安-124运输机被建造。

根据RT新闻网日前发布的消息,安-124主要用户为俄罗斯空军(16架)、商业货运航空公司伏尔加-第聂伯(12架)、国家航空公司第224飞行单位(8架)和安东诺夫国营公司(7架)。

安-124向叙利亚提供S-300

这款笨重的运输机为俄罗斯军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能力。2015年秋天,该机在俄罗斯本土和叙利亚之间架起了一座空中桥梁,将大量货物和超规格武器运往叙利亚港口城市拉塔基亚南部的赫梅明空军基地。自那以后,类似的空运行动一直在持续着。如今,赫梅明空军基地几乎已无限期地“租借”给俄罗斯。假如没有了俄罗斯空军的安-124运输机,俄罗斯在叙利亚的行动会有很大的不同。

这款飞机无疑在俄罗斯国防安全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由于机队老化,俄罗斯早前便打算与乌克兰安东诺夫合作以寻求现役安-124机队的替代方案。然而,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的爆发导致乌克兰全面中止了与俄罗斯之间的军事航空合作。俄罗斯重建安-124被安东诺夫指责其无权复制该机的设计,而即便乌克兰并不反对,俄罗斯也会在这一过程中面临技术困难,因此只能对现役和库存的安-124进行有限的系统升级。

安-124货运飞机

如有必要,俄罗斯租赁航空公司的安-124货机也可以满足俄罗斯空军的需求。可是,这些飞机也饱受可维护性问题的困扰。对于俄罗斯军队而言,用一款新机型取代安-124已刻不容缓。

更换安-124计划的提出并不意外,毕竟机队中的很大一部分都可以追溯到苏联时期或苏联解体后不久。得益于苏联及其后10年的昂贵研发,俄罗斯在重启已经中止的武器项目方面有着良好的记录。利用现成数据可以削减成本和开发时间,同时加入一些技术创新,这便是伊尔-106的设想——苏联解体后,这款新型运输机并未投产。

IL-106

伊留申航空综合体首席设计师尼古拉·塔利科夫在最新采访中透露,伊尔-106飞机目前正在深度开发,而且将使用新型航空电子设备、发动机和其他关键系统进行升级。鉴于乌克兰不愿合作,伊留申设计局正在进行安-124机队资源扩张和技术健康维护。俄罗斯方面曾数次提出重建安-124型飞机的问题,而伊留申经过研究后得出了建造新型运输机的结论,这架飞机即为苏联时期中止的伊尔-106运输机!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便处于开发状态的IL-106

伊尔-106运输机的新发动机将由联合发动机公司提供,推力为24~26吨。飞机的货舱尺寸与安-124相当,能定期运输80吨货物,并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运送110~120吨货物。塔利科夫还透露,根据俄罗斯国防部的要求,这架飞机将在2025年至2026年间推出。

根据塔利科夫的描述,伊尔-106的空运能力介于C-17和安-124之间。载重能力相较安-124稍差的伊尔-106在制造和维护成本方面也相应较低,对于捉襟见肘的俄罗斯军队也更加经济。俄罗斯军方可能会用新飞机替换一些老旧型号的伊尔-76和少量仍在服役的安-22。随着时间的退役,总产量的增加也将降低单位成本。

IL-106

可资金问题仍是整个项目的关键,几乎所有的俄罗斯主要武器项目都存在这个问题。俄罗斯能够买得起大量的伊尔-106吗?俄罗斯确实可能会利用该机潜在的外销机会来抵消昂贵的开发成本,并且在项目中做到一定的盈利,比如说找我国合作研发。运-20在性能上可媲美C-17,可这款运输机仍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我国也急需一种类似于安-124的重型运输机以便在国外执行超大货物的空运任务。

安-124 VS 苏-27

当然了,伊尔-106运输机能否顺利面世还是未知之数。建造一架重型喷气式货运飞机需要成熟的总体设计,而即便是在没有重大财务风险的情况下将这种大型飞机投入生产也绝不会是一件便宜的事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