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不幸传来,苏-34刚相撞坠海,一架图-22M3轰炸机又摔了!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军武酷

这几天,俄罗斯空天军的事故有点多!

是的,现在俄罗斯空军已经早早地改名叫空天军,而不是传统的大气层内低层作战的空军。人家是要大气层内和大气层外进行空天一体的防御和打击。虽然名字起得很高大上,但是现在俄罗斯空天军的综合实力,早已无法和苏联时代比肩。

在苏联时代,俄罗斯其实有两个空军:

✦一个是负责国土外进攻的苏联战略空军;

✦另一个是负责本土防御的国土防空军。

空军还搞两个,怎么看都有点叠床架屋,浪费资源。苏联后期,出现德国青年驾驶小型飞机直接自由地在红场降落等特殊事件,让苏联空军尤其是国土防空军大大地丢了几回脸,为这些事件株连而丢掉饭碗的空军和防空军将校数量极多。

这也是苏联解体时,苏联空军和防空军都无动于衷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伞兵部队反倒成了俄罗斯时代的“红人”,这其中的历史因素也是说来话长。

回头再说这两起距离很近的事故。

先是两架苏34战斗机从海参崴附近基地起飞到海外30多公里空域训练时自己相撞坠海,两架飞机上共有4名飞行员,据说只救起了1人,其他三人至今还在搜索。

现在北纬50度附近的海水水温只有1到2度,飞行员即使是弹射后坠海,有小型充气浮筏,但是在冰冷的海水环境中超过8个小时估计也会凶多吉少。而事故已经过了48小时,看来失踪的3人危险了。

这第一个事故还没处置完,紧接着第二起大事故就来了,真有点祸不单行。

1月22日一架图-22M3战略轰炸机在摩尔曼斯克州硬着陆,造成2人死亡,2人受伤。笔者估计伤亡的4人应该都是轰炸机上的机组人员,因为该轰炸机的机组人员应该就是4个人。现在2死2伤,飞机本身可能已经完全毁坏了。根据墨菲定律,任何连续的重大事故发生前,其实应该至少已经有几百次事故征兆。

俄空天军接连的事故显然也不是偶然,应该和从今年开始的俄军费大大缩减有直接的关系。

苏联解体,俄罗斯成立后,军费不足一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了。在石油价格好的那几年,情况有所改善,但是俄罗斯成立后的接近30年,至少有20年军费都是不足的。刚刚解体的那几年,搞什么休克疗法,全国一片混乱,连核武基地都支付不起基本的电费,而被供电方直接断电。

至于海军、空军甚至陆军,大批的潜艇、战舰、坦克和大大小小的飞机风吹日晒十几年一动不动几乎成了常态。除了自然的老化,更有一些军人在工资都领不到的情况下监守自盗,将领直接卖成品,而小兵则去偷武器上的贵金属贩卖来糊口。甚至最近还有库兹涅佐夫航母上的电子元件被批量盗窃,提炼贵金属的丑闻。

因此苏联时代留下的家底,大部分都毁坏掉了,剩下一些能用的,只是极少数。现在还能飞的轰炸机,本身的状况就是一个很大的疑问。没有事故是因为出动的次数极少,而一旦用的稍微频繁一些,就难免会出大问题。

而像刚刚相撞的苏34等战斗轰炸机,基本都是苏联解体后才生产的新飞机,但是现实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苏34的前几十架,交付俄空天军后,被发现零件不能互换,基本是纯手工打造,因此空天军不想大批接收。

“而对飞机厂来说,你不想要?我还不想卖给你呢?

俄罗斯的飞机厂更喜欢国外的现汇订单,而对一直没钱的俄军本身却爱答不理,所有的订单都是优先满足国外客户。这造成至今卖得最好的苏式飞机,在国外的存量远远多于俄国内。而苏34外形虽然很拉风,却至今一架也卖不出去,就很能说明这种飞机的真正成色。

俄罗斯国防部在预算大幅被削减之下,只能把极其有限的资源优先倾斜给水下的战略核潜艇和陆地核打击力量,但是这两样也同样有问题。

当今俄罗斯储存的核弹头基本还是苏联后期生产的,已经到了35年可靠寿命的最后一段。如今俄军的总军费,全部拿来维护核武部队,也不能确保1000枚部署核弹头的可靠性。何况这几百亿美元还要分给全军。

因此到2025年以后,俄罗斯的战略核力量也必然会萎缩到无法和美国全面抗衡的地步。对这一点,要早做打算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