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鹘鹰确定上舰?中方尚未公布 美媒已经在这样报道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迷彩派

自从2012年首飞以来,关于鹘鹰战斗机的最终命运就一直有很多说法。一些人认为,从这型战机基础上发展的舰载第五代战斗机会进入中国军队服役。也有航空专家表示,这型战机只是展现了设计方的能力,而其最终去向仍有待观察。在刚刚结束的2018年珠海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该机一改过去高调的宣传形象,只有一架缩比模型展出。在中国愈发开放展示其空中力量的大背景下,这次的“低调”处理却引起一些业内人士的关注。很多人将这种现象解释为鹘鹰已经获得正式立项。在媒体的不断追问下,出席航展的总设计师孙聪只是非常“官方”地表示“各项工作都在顺利进行”。在太平洋的另一边,包括军方在内的很多美国机构与媒体也都在持续关注这型飞机。美国《航空周刊》杂志近日就发表文章,题为《鹘鹰战机成为最终赢家》。

文章表示,中国网络上流传成飞的歼-20战机与FC-31鹘鹰都参与了中国海军下一代舰载机的竞标。竞标的两种飞机各有优势:歼-20机翼面积大,低空低速稳定性好,对上舰操作有利。而FC-31体积更小,有利于航母甲板调度与运作。使用相对“小一号”的飞机可以提高航母的载机数量。并且沈飞在歼-15舰载机研制中的经验,也可以用在FC-31舰载型的发展上。

文章指出,航空工业成飞目前仍在生产两型中国军队的主力战机:歼-10和歼-20,并且还在对其进行持续改进,包括为其配套更大推力的发动机和推力矢量技术。中电科也在大力发展探测范围更广的先进机载火控雷达。这些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现有型号的作战能力。但事实上这些同步进行的生产与研制工作也使得成飞在近年来忙碌不堪,很难想象其再承担另一型隐身战机的研制任务。另一方面,2016年鹘鹰的第二架原型机开始进行试飞工作。这架飞机经过了大幅度修改,似乎是向潜在用户展示一些新的特定性能。2018年,有匿名的官方人士表示中国海军已经决定采用以FC-31为基础、由航空工业沈飞研制的新一代舰载机。综合这些迹象,文章判断鹘鹰在未来将使用更先进的发动机与感知系统,最终进入中国的航空兵部队服役。

文章称,在这一系列背景下,鹘鹰正式成为中国官方认可和注资的军机研发项目,并且可能同时在空军与海军服役。除了海军舰载的需求,中国空军也可能会采购这样一款中型隐身战斗机。因为海军已经支付了大部分研制费用,空军的采购价格将十分划算。

同时文章作者也承认,从现在到鹘鹰最终完成研发仍将有大量工作。其难度不亚于重新设计一款新飞机。最终型号可能和现有的验证机有较大差别。文章引述的一些不具名渠道消息称,鹘鹰从最早的25吨全重,增加到现在的28吨,未来“上舰”时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到30吨。作战半径也要从1200公里至少大幅度提升到1500公里,才可以满足海军对舰载机的研制要求。气动外形、雷达、航电、弹舱等诸多方面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因此具体的装备时间仍然难以确定。但考虑到在珠海航展上中国有关企业展示的各种先进发动机、雷达技术,以及背后所折射出的强大研发制造能力,鹘鹰的最终版本性能可能不亚于美军的F-35闪电II。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