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被围斯大林格勒前,为何犹豫不肯撤退?

军迷圈官微
文|村长的历史视野
针对斯大林格勒的危急形势,最高统帅部最终下达了“天王星计划”,发动全面反攻,抗击德军。苏军对这次反攻寄予厚望,攻势猛烈,很快对德军形成了钳形包围,而被困其中的就是德军的第六集团军以及第四坦克集团军。
保卢斯本对拿下斯大林格勒信心十足,但他很快就接到消息,城北顿河一带,苏军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罗马尼亚第三集团军在苏军的炮火攻击下,已经开始产生混乱。罗马尼亚军队与德军相距甚远,在德军大炮的威力下,他们的防御工事不堪一击。
这样的消息虽然让保卢斯大吃一惊,但他仍然保持乐观态度,认为坦克军将会阻挡苏军前进的步伐,但第二天,城南也面临苏军的进攻。此刻的保卢斯开始明白,苏军这是下了大决心要保住斯大林格勒。
对德军不利的消息越来越多,被保卢斯信任有加的坦克四十八军和坦克十四军也没有抵住苏军的攻势。同时,有消息说,苏军意图进攻第六集团军的司令部。一个接一个的消息让德军内部乱了阵脚,从南面和北面被苏军击退的德军的恐慌,也渐渐蔓延到了军中,保卢斯为以防万一,甚至烧毁了大量的资料和文件。
随着苏军的层层深入,保卢斯不得不下令撤退,让司令部的人员化整为零向奇尔斯卡亚撤退。这种溃退的情况也被希特勒知晓,此时的第六集团军正处在危险中,因为南北夹击的苏军已经渐渐朝斯大林格勒的周围逼近。
此时想使第六集团军摆脱被围的困境,也不是毫无方法:
第一,如果保卢斯率部队向西南方面进行突围,就有可能杀出一条血路,而避免被苏军围困歼灭。但同时,这也意味着德军放弃斯大林格勒。
第二则是让保卢斯待在原地,建筑防御工事,尽可能地拖住苏军,等待救援。
两个方案都行得通,但相较而言,第一个方案更加稳妥一点,毕竟第二个方案还需要空军来投递弹药和食物等必要物资。
在二十二日,希特勒下达命令,让保卢斯原地防御,这样,好不容易撤出一点的保卢斯不得不再回原地,继续面临苏军的猛烈攻击,而此时,极具战略意义的顿河大桥已经失守,这对德军无疑是雪上加霜,因为顿河大桥一失守,苏军的坦克就能顺着大桥,长驱直入,果然当晚,苏联的南北突击集群就会师,这时的德军已被包围,除强行突围外别无他法。
尽管保卢斯多次请求突围,放弃斯大林格勒,他认为撤退一事已经板上钉钉,但没想到,他收到的回复却是不许撤退!这是为何?
首先当然是狂妄,基辅的大胜让德军认为自己已经有能力主宰地球,保卢斯进攻斯大林格勒前,他的天才演说家元首告诉他:给你这样的军队,你连天堂都可以打下来。
其次,苏军在边境损失了200多万军队,在基辅到斯大林格勒一路上再度损失了60--100万军队,苏联可用的军队确实也不多了。
此外,希特勒又一次得到了戈林的承诺,称可以解决保卢斯部队的物资给养问题。虽然这样的承诺是不现实的,因为部队人数太多,即使是在天气好的情况下,也只能运十分之一的补给。希特勒对此事也并非不了解,他之所以愿意相信戈林,是因为他始终不愿意放弃德军即将得到的斯大林格勒,才把第六集团军作为赌注放在苏军的陷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