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种武器“仅试验一次”,至今却仍是最大杀手锏

军迷圈官微
文|军事老秘书
要把核弹装到导弹上去,就必须需要把核弹变小。在这方面,中国创造过一个值得骄傲的记录:从第一次核爆炸到发射核弹头,美国用了13年,苏联用了6年,我们只用了2年(聂荣臻1966年给中央的报告中提到)。
中国:1966年10月27日创造的新纪录
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都存在质量巨大的问题,实际威慑能力很有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就曾被西方媒体戏称为"有弹无枪"。为了尽快实现核武器的实战化,我国也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其速度和成就同样惊人。
1965年春节刚过,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就下达了空投原子弹的试验任务,由于原子弹质量很大,当时只能使用图16轰炸机进行。2月18日,空军独立四团进驻西北机场,开始用水泥训练弹代替原子弹进行空投试验,按照要求空投的原子弹必须突破100米大关,而在第一个月训练的最后一次空投中,机组就意外达到了35米的精度。后来虽然出现试验弹投偏的问题,但机组成员找到了偏差原因并解决了这一问题,4月份的空投试验中达到了96米精度。5月14日图16机组携带空投的圆形原子弹,上午9时59分空投成功,雷达测量显示原子弹距离靶心只有40米,顺利完成了我国首次原子弹空投试验。
图-16空投原子弹突防能力并不强,威慑能力同样有所不足,而核弹道导弹到今天仍然有足够的威慑能力,主要核大国的核威慑,都是建立在核弹道导弹的基础上。不过出人意料的是,由于安全性等考虑,实际的核导弹试射很少,多数国家都是导弹和核弹分开进行试验。
1966年10月2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了著名的弹道导弹原子弹结合试验。这次试验也是我国历次核试验保密性最高的一次,我国使用东风二号甲弹道导弹携带原子弹弹头从酒泉发射中心发射,目标为新疆罗布泊试验场。两弹结合试验携带了真实的原子弹弹头,虽然飞行全程不太远,但都位于我国国土上空,试验压力极大。为了进行两弹结合实验,兰新铁路停运,导弹飞行沿线河西走廊数百万居民紧急疏散,而酒泉发射中心的发射阵地上也只剩下7个人。
10月20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召开“两弹结合”专门会议,听取关于发射区和弹着区试验准备情况的详细报告,着重指出:两弹结合关系很大,要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试验只许成功,不能失败,而且只能进行一次。
1966年10月27号,在西北导弹试验发射基地现场,聂荣臻元帅亲自主持了“两弹”结合的核试验。七名发射人员与聂帅告别后步入发射控制室,东风基地第二任司令员李福泽也径直来到地下室,执意要与七名部属在一起参加试验。七人党小组长高震亚拉下脸来:“你是司令员,但这里我负责。我们七个操作发射有上级专批,你有批件吗?”
李福泽怏怏步出地下室,又来到发射场坪。他弯腰脱下解放鞋,垫在屁股底下——这位率性的将军此刻竟像个固执的孩子,一屁股坐在了发射场坪上,而身旁不远处,就是那颗令人胆战心惊的核导弹——他多想亲手操作祖国第一枚核导弹腾空而起,多想亲眼看着神剑出鞘啊!“不行,把他给我拽回来!”聂帅亲自下了命令。
经过894公里的飞行,核弹头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的靶区上空569米的预定高度爆炸,爆炸威力为1.2万吨梯恩梯当量。在此之前,没有任何国家在本国国土上进行导弹核武器试验。“两弹结合”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有了能用于实战的核导弹。此后,未再进行导弹与核弹头结合发射试验。
根据《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数据,我国首颗原子弹质量为1550千克,而东风二号导弹的原子弹弹头质量据推测也有500公斤。
随着巨浪一号的研制,我国核武器的小型化,在20世纪70年代也提上了日程,并陆续取得辉煌的成就。
我国巨浪一号导弹的弹头使用固体助爆方式,但由于质量低于1吨,其爆炸当量也较低。在此基础上我国进行核弹头小型化的研究,第二代核弹头通过使用气体助爆技术,进一步降低了核弹头的体积和质量。
美国:从“核弹小型化”到“小型核弹”
在核武器问世之初,由于核弹头重量大、体积大,因而难以携带或投送。美国当年派往日本广岛执行轰炸任务的B-29轰炸机,虽然号称二战时世界最先进的轰炸机,也只能携带一枚威力为1.5万吨TNT当量的原子弹。因此,任何迈入核门槛的国家,都将核武器的小型化作为核武器发展重点,以建立或强化核威慑力。
作为世界第一个核国家,美国在核武器小型化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各国前面。比如,其B-57是战术核弹,1963年进入服役,基本重量大约是227公斤,总共生产了3100枚。B57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战术核武器,可以由美国几乎所有的战术飞机与轰炸机携带,以及包括美国海军的反潜飞机(S-3与P-3),甚至一些美国海军的反潜直升机也可以携带,比如SH-3海王。如今,其核武器库中有核炸弹、核导弹、核火箭弹、核炮弹、核地雷、核鱼雷等等一系列武器。
与以往所说的核弹小型化不同,如今美国还研发、部署和使用小型核武器,几乎是做成了特殊炸弹,在常规战争中都可能使用。这种小型核武器也增加了这种武器落入恐怖组织及恐怖分子手中的可能性。美国《国家利益》杂志曾将这种小型核武器形容为“美国武器库中最危险的核武器”,这种危险不是因为其爆炸当量,而是因为其低当量与高精度的结合,以及潜在的应用前景。因此,美国核武器小型化的努力,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不仅害人,最终也会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