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二战里的炮火观测坦克什么样?为什么非要装根假炮管?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看北朝

icosahedron:劳班之战双方损失考证一文里提到,17装有1辆三号炮火观测坦克。这是炮兵用来观察弹着点的车辆?

raycocarter:没火炮的,炮塔装了电台,火炮位置边上放了根木头的假火炮。

icosahedron:是装甲炮兵部队的装备?

markgraf:对,归属在装甲炮兵单位,主要是加了电台和潜望镜。

库班上的鹰:德国人缴获的38H也有被改装成观测车的式样。作为一个移动观测点,隐蔽是比不上步兵哨,但机动性什么的还算可以。

身在尘埃:

蓝色龙虾:伪装成坦克,在前面观测火炮嘛。黑豹好像也有这样的改型。

扳机上的食指:著名的“萝莉豹”VK2601在历史上的本体就是假炮管的侦查坦克吧。

markgraf:真炮,不过这门炮太鸡肋了。

icosahedron:萝莉豹该是VK1602 le leopard吗?

扳机上的食指:对对对,打错了,是1602,十六吨级的。

落叶归根马三保:居然顶着II号的序列,这个差别也太大了。

矢锋:不是。萝莉豹是典型的侦查用轻型坦克,拟用于取代二号侦查型,装备装甲侦查部队而非炮兵部队。这种坦克按二战经验是一种没必要的装备。它能干的中型坦克都能干。与其开新生产线不如直接生产更多的中型坦克。

knifers:为啥不装个炮呢?哪怕小一点的也有点自卫能力了啊,没武器的话,岂不是谁来都可以切一下......

Lufthansa:炮塔是固定的,不能转向。。。不然塞不下大型电台和观测设备人员。

markgraf:早期德国人轴 一定要去掉火炮,后来IV号观察坦克不也保留火炮了。

chinesefox:

zklbq:带着真炮就会被派去干许多危险的非本职工作,带根木头就能名正言顺拒绝。

不拆磨坊威廉皇:Pz.Beob.Wg.III 和 Pz.Beob.Wg.IV 在装车的观测设备上有“较大”的区别,某种程度上讲直接导致了Pz.Beob.Wg.III 无法安装真实的武备。换个角度说,Pz.Beob.Wg.IV 是做出了一定的改进和取舍之后,才能继续保持真实火炮武备。

Pz.Beob.Wg.III 装备了10倍的观测镜TBF2,装车后炮塔内部是图里这样。

而Pz.Beob.Wg.IV 则没有这个TBF2。

另外 Pz.Beob.Wg.Panther 的试验原型炮塔也配备了TBF2,且也只装了门假炮。

markgraf:陛下好久不见,请教下,德佬那个竹节式的多节伸缩星形天线,是三号指挥坦克特有还是指挥和观测坦克都有?还有早期德佬怎么那么喜欢框型天线?

35t和38t的指挥型 是否像三号一样是固定炮塔+假炮?

不拆磨坊威廉皇:竹节式的多节伸缩星形天线---

Pz.Bef.wg.ausf D1和E,H 的手册里该设备标为 Kurbelmast " P ", 中期之后则常见于Kurbelmast KM8(长度8米),KM9等, 较为广泛用于各种通讯车辆。

Kurbelmast 直译是“曲柄(天)线杆”,常见搭配星型天线或框架天线。

战前及早期的III号指挥装备这个用于提高通信联络距离。而5cm 的三号J指挥型之后就不再装备了,一方面可能是需要真实的武备,有占用空间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通讯装备性能和数量的提高,指挥坦克进行远距离通讯有了更好的选择。

而炮兵观察坦克,其自身并没有特别的远距离通信的任务需求,所以没有装备KM。

早期的框架天线多用于使用大功率(侦查或通信车辆会装备80w或100w的)中波电台时能提高远距离通信联络的联通效果。

38t 的指挥型情况见图。

假炮和固定炮塔的情况从 Ausf.B 开始。

从Ausf.A 的两张照片看,作为Sd.Kfz.268时增加对空联络电台,炮塔还可转动; 作为Sd.Kfz.267时, 车身后部的框架天线限制了炮塔的转动范围。

wangsaozong:美国人的炮兵观察坦克也装假炮啊,主要还是根据情况取舍吧。

kkndeva:炮兵观察哨可不是普通大头兵,经常会被对方针对,有时候还独立行动,要抵近观察,用装甲车辆比较合适吧。

装个炮,骗骗人也行,不然对方步兵上来摸你一把你怎么办?

HeavenDevil:这些车还是有真机枪的,虽然炮是假的扫几个人还是小意思。

kkndeva:机枪威慑和火炮比差远了,二站欧美军队不是中日,队伍里面拉门战防炮出来我就敢打你,你机枪还打不掉我,有个炮我就不一定敢拉出来。

还有,对方还有装甲车,有个20炮我也敢欺负你,反正你没炮管。

本文出自北朝论坛,作者 : 北朝网友

想看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北朝论坛公众号beichaoluntan(看北朝)。 获取更多军事历史方面的知识,北朝论坛欢迎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