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曾经珠海航展的明星战机,生不逢时的“空中美男子”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晨曦防务

       2018珠海航展于本月6号正式开幕,当天歼20战机携歼10B战机(装备国产矢量发动机),给大家奉上了精彩的演出。歼10B的眼镜蛇机动、落叶飘机动等动作,更是让大家欣喜不已。我国战斗机生产公司有成飞和沈飞,但本届航展似乎成为了成飞的专场;而沈飞,除了一架FC-31的模型外基本缺席,不免有些让人遗憾。遥想22年前,在1996年第一届珠海航展上,沈飞却是无限风光,并推出了当时的明星产品,那就是有“空中美男子”之誉的国产歼8ⅡM战机,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珠海航展上的歼20

       现在的人们可能很难想象,在信息传媒相对封闭的90年代,对国产装备的介绍往往都是讳莫如深、秘而不宣;就连歼7这种早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第二代战斗机,在媒体上露面时都只能称为“我军某新型战斗机”,当年中国军迷的苦逼程度由此可想而知。所以歼8ⅡM突然出现在珠海航展上,造成的影响已经接近于歼20的曝光,而且因为修长挺拔的机身、棱角分明的线型被媒体冠以“空中美男子”的称号。尽管现在有些人认为这个说法名不副实,但是在当时无疑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第一届珠海航展,歼8ⅡM人气爆棚

       歼8ⅡM是在歼8Ⅱ的基础上研制的一款外贸型战斗机,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提我国研制歼8Ⅱ的坎坷经历。歼8Ⅱ的首飞时间是1984年,与传统国产战斗机的最大区别是将机头进气改为了机身两侧进气,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第三代战斗机的标准。只可惜在时间上晚了20多年,此时世界空军强国以F15、F16、米格29为代表的第四代战斗机已经满天飞了。即便如此,我国薄弱的航空工业基础也很难将歼8Ⅱ的各项子系统顺利完成,发动机、雷达航电、武器系统都存在严重的缺陷。

挂载俄制R27和国产PL8空空导弹的歼8ⅡM

       以上种种因素导致了歼8Ⅱ迟迟不能形成战斗力,为此我国曾经尝试与美国开展名为“和平典范”的合作项目,打算利用美方的先进技术对歼8Ⅱ进行彻底改造。只可惜随着80年代末期中美关系的急剧恶化,“和平典范”宣告无疾而终,歼8Ⅱ依然还是处于烂尾状态。不过有道是“西方不亮东方亮”,90年代初期苏联时代结束,打开了中国引进俄罗斯航空技术的方便之门。沈飞集团随即推出了配备俄制雷达航电、武器系统的歼8ⅡM,一方面主打外贸市场,另一方面也为自家歼8Ⅱ升级练练手。

歼8ⅡM座舱是当时国内战机的顶级水平

       歼8ⅡM的主要变化是换装了俄制ZHUK8Ⅱ机扫天线雷达,该型雷达是米格29系列所用雷达的改进产品,对3平方米目标的探测距离为70公里,具备上视/下视能力,可以同时跟踪10个目标,攻击其中最具威胁的2个目标,引导R27半主动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进行超视距空战,还可以发射多型空对地、空对舰武器。比起当时还在使用倒卡天线雷达,只能携带近程空空导弹摆样子的歼8Ⅱ无疑有了很大的进步,沈飞集团也寄希望于歼8ⅡM能够一举打开以伊拉克、伊朗为主的中东市场。

俄制ZHUK8Ⅱ雷达是歼8ⅡM的核心之一

       只可惜事与愿违,海湾战争之后的伊拉克长期遭到联合国的制裁,再加上经济严重困难,没有办法也没有余钱来购买。伊朗虽然尚未因为核问题受到联合国制裁,但是波斯人用惯了F14、F4之类的美国货,手里还有米格29、米格23之类的俄国货,也看不上歼8ⅡM这个组合产品。至于其他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市场上有大把的二手廉价四代机可买,歼8ⅡM并没有竞争优势,始终没有获得海外订单。好在在后面的日子里,我国新型战斗机层出不穷,依靠“空中美男子”支撑门面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歼8IIM也算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作者:刻雨无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