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本次航展机动能力受质疑,杨伟总师给出了部分答案

军迷圈官微
文|晨曦防务
两年一度的珠海国际航展正式拉开了帷幕,我国最新型的歼20隐身战斗机的飞行表演,是大家最为关注的项目之一。与2016年令人意犹未尽的惊鸿一瞥不同,本次共有4架歼20前来捧场助兴,大家也充满了期待。然而实际表演情况却引起了网友们很大的争论。
歼20第二次参加珠海航展
从现场情况来看,歼20表演的项目似乎有些中规中矩,基本是一些诸如高G转向、垂直爬升、桶滚翻转等比较常规的特技动作,整体跟人的感觉是“四平八稳”,并没有出现像苏57、F22做出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过失速超机动飞行,风头更是似乎完全被歼10B给抢去了。有人因此对歼20的机动能力提出了质疑,将主要责任归咎于发动机不够给力或者气动布局不适合过失速超机动;也有的人反驳说歼20没有公开表演过失速超机动不等于不具备这个能力。
歼20在航展上的飞行表演难度受到质疑
还有许多其他说法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是否能够表演过失速超机动似乎已经成为衡量歼20战斗力高低的标尺了。那么什么是过失速超机动呢?简单来说就是战斗机在超过失速迎角之后,依然能够完成可控的快速俯仰、绕速度轴旋转等战术机动,在近距离空中格斗中可以抢先占据有利的射击阵位。比如苏57、苏35在航展上的拿手绝活儿——落叶飘(无半径下降转弯机动)就是典型的过失速超机动。当然俄制战斗机历来都是航展明星,超机动表演算得上是它们进行自我推销的招牌节目。
苏35是著名的航展明星,不时做出诡异机动
那么歼20的过失速超机动能力究竟如何?对其战斗力又有多大的影响呢?歼20采用了世界首创的鸭翼加边条翼组合体气动布局设计,在强化超音速机动性能的同时,也兼顾了亚音速机动性能。据称,在设计时,对歼20的要求是,在没有矢量发动机的情况下,大迎角控制能力(过失速机动)能够达到接近F22的水平,可见其要求之高。其在超音速条件下的持续机动性和瞬间机动性堪称出类拔萃,歼20飞行员也对其做出了如下评价:“歼20的亚音速性能相当不错,一旦进入超音速状态,那就是它的天下了!”言下之意就是歼20的超音速性能突出,亚音速性能也不错;在配备矢量推力发动机后,将会有更优异的表现。
被称为“肥电”的F35在过失速方面表现不错
当然,最权威的说法还是来自于歼20的总设计师杨伟院士。按照他的说法,歼20要进行表演的动作,限制是很严的。在2016年第一次表演时,当时只允许进行通场飞行表演,是成飞灵活运用指示,进行了更多的动作。而这一次,虽然放开了一些,显然仍会有很多的限制。所以,歼20目前的飞行表演动作,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是否允许表演的问题。我们知道,F-35A已服役7年之久,也只是这一两年才公开了一些过失速机动动作;歼20目前交付空军部队还不到2年,自然会限制很大。所以,一些对歼20的质疑是过虑了,2年之后,在下一次的珠海航展,歼20会有更精彩的表演;如果届时来的是装备矢量发动机的型号,表演将会充满惊喜。
作者:刻雨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