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什么级别的日本军官才能配发指挥刀?
文|知兵堂
李三万
摘要:二战期间,日军军官人手一把指挥刀,使得日军指挥刀也和三八大盖、战斗帽一样成为了日军的标志,那么什么级别的日军军官才能使用指挥刀?
图1:什么级别的日军才能使用指挥刀
二战期间,日军军官人手一把指挥刀,使得日军指挥刀也和三八大盖、战斗帽一样成为了日军的标志,尤其是日军军官的标志,那么什么级别的日军军官才能配发指挥刀? 在日本的武士传统中,源于我国唐刀的武士刀(也叫倭刀或日本刀)就是武士的象征。早期日本刀原本只有武士才能佩带。明治维新以前,各藩藩士主要是武士,他们的工作就是为藩主打仗卖命。这些武士与藩主是家臣与主君的关系。家臣为主君工作,主君要给家臣俸禄,他们之间是一种雇佣从属关系。1869年“版籍奉还”后,藩士的户口由各藩转到国家,解除了藩主与藩士的关系,1873年明治政府颁布了“征兵令”,对兵役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3年义务兵役制,全民皆兵,每一个人都成了武士。1871年明治政府继1870年禁止一般人带刀之后,又公布武士禁止带刀的法令。刀,对于武士来说是一种象征,一种荣誉,是生命的一部分。为了荣誉可以战死,可以自杀,现在连刀都不让带了,怎么战死,怎么自杀呢?工作没有了,自杀又找不到工具,武士们的愤懑达到极点,掀起了一连串的士族叛乱,最终导致日本历史最大的一次内战“西南战争”,战后日本更严格的贯彻废刀令,又因1886年发生的“长崎清国水兵事件”,在清朝的压力下,日本政府通过法令,日本警察都不许佩刀了,只许佩带竹棒。
图2:日军武士刀的传统非常悠久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全国上下各个方面开始向西方靠拢,就连贵族们的社交礼仪也全面学习西方。日军在学习西方的时候也发现西方军队的军官也有在各种场合配刀的传统。于是又在军队中恢复了佩刀,但日本军队最早配发的制式军刀(1886年开始配发的一九式军刀)并不是传统的日本刀式样,而是西洋式样,刀身窄而直,刀柄较短只能单手握持,更有典型的西洋式P字型护手。看上去是很洋派,但更多的是礼仪作用,实战性很差。所以到30年代日军新一代的制式军刀九五式、九四式和九八式全部都又恢复采用传统的“阵太刀”样式。由于日军军刀在战场上经常作为指挥作战的工具,所以也被俗称为指挥刀。
图3:日本军刀经常用来指挥作战
至于什么级别的军官才能配发军刀,由于日本武士刀的传统太深入人心,所以不但军官,甚至士官(日军称为军曹)都配发了军刀。1899年日军配发的三二式军刀,就是专门给军曹配备的军刀,日军中士官分为曹长(相当于上士)、军曹(相当于中士)和伍长(相当于下士)三级,统称为军曹或下士官,而在日语中“士官”则是军官的意思,所以著名的士官学校其实就是军官学校,而三二式军刀和一九式军刀一样,也都是西洋样式。
图4:三二式军刀采用西洋样式
简单来说,二战期间日本军刀等级从低至高为:九五式军曹刀、九四式将佐刀和九八式将佐刀。在日军中将佐并不单单是说将军和佐官,而是包括了尉官、佐官和将官在内的全部军官。所以将佐刀其实就是军官刀。在样式上尉官、佐官和将官的军刀完全一样,只是通过系在刀柄后方部件“猿手”上的刀绪,也就是刀柄上的穗状装饰物的不同颜色来区分级别:将官刀绪是金色,佐官刀绪是红色,尉官刀绪是蓝色,而九五式军曹刀的刀绪则是最简单的皮质原色。
(原微信公众号“深度军事”,已改用新号“老周的深度军事”,敬请关注感谢支持)
九五式军曹刀全部都是工业化机械制造,这种大规模工业化量产的军刀,日本人称之为“铁棒”,意思是毫无美感的机械产品,言语之中透露着满满的不屑和轻蔑。而九四式将佐刀和九八式将佐刀则是机械制造加部分手工打造,做工要比军曹刀明显精细不少。
图5:九五式军曹刀
在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之前,日军的军刀,无论是军曹刀还是将佐刀都是免费配发的,战争扩大后日军全面扩军,军刀的需求量急剧增长,所以制式军刀就不再免费配发,而要个人自掏腰包付钱购买了。由于日军条令规定军官必须佩戴军刀,所以有些军官就干脆佩戴家传的武士刀了,毕竟很多军官都是武士世家出身,家传武士刀更是一种身份和荣耀的象征。 在三种制式军刀中,九五式的产量最大,达到十多万把,几乎占到了日军在二战中全部制式军刀数量的80%,而且是配发给第一线的军曹、曹长等基层士官,所以在实战中大量运用,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战场上的使用,都大大超过了其他任何一种军刀,也成为在中国战场上屠杀中国军民最多的凶器,因此也有着“万人斩”的恶名。
图6:日军佩戴九五式军刀的特写
日本投降时,军刀作为日军士官和军官的标志,也是日军武力和指挥权的象征,因此盟军都会专门要求交出军刀,但一些军官的家传武士刀则以私人物品的名义而没有上交。在上交的军刀中有相当部分被销毁,留存于世的不多,所以日本军刀也成了刀剑收藏界追捧的热门藏品,尤其是制作精良,存世数量相对较少的九四式将佐刀,更是收藏界最热衷的藏品,价格更是高得令人乍舌。
图7:日军投降时必须交出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