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底下隐藏中国最大的超级工程?核弹攻击都不怕

军迷圈官微
文|环球火力点
上世纪二战结束后,随着美俄冷战的掀起,全世界都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尤其随着核武器这种超级大杀器的出现,各国都开始考虑如何在未来核战下得以保存。中国自然也不例外。当时,中国虽然国力空虚,但为了防止突如其来的战争威胁,就修建了大量的地下工事——从城市里钢筋混凝土防空洞,到山体内可以抵御大当量核弹攻击的地下工程。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曾经的816地下核工程。
816地下核工程
上世纪60年代,美苏都对中国进行过核讹诈,以逼迫中国放弃核武器的研制。为了躲避敌人的探测,甚至为了保护珍贵核研发成果在首轮核打击中不被毁灭,我国决定在内陆的山地中开挖地下基地,将核研发活动由明转暗。
816地下核工程
即便是放到今天来看,当年的816工程也算的上是一大奇迹——把整个核反应堆和放入厚厚的花岗岩山体内部,还要保证安全、科研人员的生活起居。俨然就是一所小型城市。当年,为了加快816工程的进度,军部最高层直接作出指示,一次性就投入了3万名技术熟练的解放军工程兵。这样浩浩荡荡的一支部队开入大山中,仿佛一夜之间就消失不见,他们的去向,成为了军中最高的机密。就连施工附近的小镇,也接受指令整体搬迁,在很长一段时间,这里都成为了与世隔绝的存在。
816地下核工程
10年的夜以继日,工程的主体基本完工,据悉15万参与建设的解放军战士总共掏空了10座大山,建造出一所可以抵御300万吨当量级氢弹直接命中的战略堡垒。
直到进入新世纪,中国具备了足以让对手敬畏的核反击力量后,816地下核工程才揭开了神秘面纱,正式对民众开放,成为一处震撼的旅游景点。
816地下核工程
这也让我们明白,数十年的和平背后,并不是中国在刻意的避战怕战,反而是在积极备战,时刻准备与对手打一场持久战。这才是让敌人不敢轻举妄动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