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射乘波体飞行器破反导防线 为高超音速导弹打基础
文|大公网
原标题:中国射乘波体飞行器破反导防线 为高超音速导弹打基础
图:8月3日,搭载乘波体高超音速飞行器的星空-2号火箭在西北某靶场试射成功/网络图片
8月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在西北成功发射搭载乘波体高超音速飞行器的星空-2火箭。该型飞行器超快的飞行速度,加上乘波体强大的侧向机动能力,可不断变化弹道,能够高效突破反导系统的拦截,实施战略打击。高超音速飞行器是未来军事博弈的重点领域,此次试飞标志着中国在博弈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发射后,经过近10分钟飞行,火箭完成主动段转弯、抛罩/级间分离、试飞器释放自主飞行、弹道大机动转弯等动作,实现了在3万米高度,以5.5-6马赫飞行速度,自主飞行400秒以上,按预定弹道进入落区。试飞取得圆满成功。
高超音速飞行器是指能在5倍音速以上稳定飞行的飞行器。由于现役防空系统难以追踪时速超过5000千米的超高速飞行物,因此高超音速飞行器具有极强的突防性,是穿刺反导系统的利器。但目前传统的飞行器多为飞机布局的翼身融合体和轴对称的旋成体。最为常见的高超音速飞行器形式是旋成体,弹道导弹的锥形弹头、飞船的返回舱等都属于此类。
而乘波体(Waverider)则是指,飞行时飞行器的前缘平面与激波的上表面重合,前方超音速气流在飞行器机身下方,被倾斜的飞行器腹部压缩,不断产生反弹的升力。飞行器就像骑在激波的波面上,依靠激波的压力产生升力“乘波”前行。
为高超音速导弹打基础
乘波体飞行器具备了飞行速度快、飞行高度高、航程远、飞行弹道变化多、机动能力强等多种优势。现有的旋成体巡航导弹,主要依靠超低空飞行和隐身技术来突破敌方防御,由于速度慢,暴露后易被拦截。在相同的高度和速度下,乘波体的纵向和侧向滑翔距离都远超旋成体,可实现大范围侧向机动,敌方雷达难以探测捕获,令敌军预警系统对弹道难以进行有效预测和判断。超高音速的速度,也令防空反导武器无法拦截。因此,乘波体飞行器就具备了良好的突破反导系统能力,对敌军进行精确打击毁伤。
目前乘波体已经是国际上高超音速飞行器研制领域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此次,星空-2火箭实现首个乘波体飞行器工程化,飞行器具备良好的结构强度和机动能力,适合于5-20马赫的速度,并完成大机动转弯飞行控制与制导技术。这为未来发展高超音速导弹,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航天空气动力院研发
负责研发乘波体高超音速飞行器的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是中国重要的尖端武器研制机构。最早可追溯至1956年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是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钱学森担任院长。第五研究院一分院第三研究室即空气动力研究室,这是钱学森亲自指挥下创建的中国第一个空气动力研究与试验基地,1964年改建为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先后隶属于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单位领导。
2004年,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组建,是航天科技集团八大科研生产联合体之一,同时作为无人机产业发展的牵头单位。解放军目前最先进的“彩虹-5”大型无人机,也是由该院研制。
中美俄“三国演义”竞逐乘波体
图:该飞行器可不断变化弹道,高效突破反导系统拦截/网络图片
高超音速飞行形成的激波,是乘波体飞行器“冲浪”的载体。飞行器以亚音速飞行时,扰动的传播速度比飞行器飞行速度大,无法集中。而当飞行器以超音速尤其是高超音速飞行时,扰动来不及传到飞行器的前面去,前面的气体受到飞行器突跃式的压缩,集中的强扰动形成激波。
“乘波体”1959年英国提出
“乘波体”的概念首先由英国科学家学者特伦斯.诺威勒于1959年提出。其后,美、英、苏联等均开展过相关技术研究。1990年10月,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资助,第一届乘波体外形学术会议在美国马里兰大学举行。
此后,美军研发可搭载超燃冲压发动机飞行的乘波体试验飞行器X-51A“乘波者”,全长7.62米,净重1.8吨,于2010年5月开始共开展了4次试飞。2013年5月,X-51A由一架美军B-52轰炸机挂载,从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升空投放。在1.83万米高空加速至5.1马赫飞行了210秒后,X-51A按计划坠入太平洋。美军设想,X-51A以5.1马赫,即每小时5300多公里的速度,可在1小时内打击地球上任何目标。
俄罗斯近几年连续公开了3种高超音速武器,包括Kh-47M2“匕首”高超音速弹道导弹(最大速度10马赫),3M22“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最大速度8马赫),Yu-71“先锋”高超音速武器系统(最大速度20马赫)。“匕首”确定未采用乘波体设计,但外界猜测,“锆石”可能属于乘波体高超音速武器。中国此次先于俄罗斯亮相了乘波体高超音速武器,形成了与美国的直接博弈。
面对中俄“攻势”,美国战略司令部(USSC)司令约翰.海滕(John E.Hyten)8月7日表示,要加强对中俄超高音速武器的防范。五角大楼在今年7月份宣布,将联合多军种力量,在2019国防预算中为高超音速武器研究提供近2.57亿美元资金,较之以前的相关预算,大幅增加了136%。
轰6K发射中国版“匕首”导弹
图:轰6K挂载空射弹道导弹想象图/网络图片
近期中国超高音速武器方面的重磅新闻,不止首次发射乘波体高超音速飞行器。据《俄罗斯报》8月2日报道称,中国日前测试了一款由轰-6K轰炸机搭载的空基反舰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其用途、射程都与俄罗斯“匕首”导弹类似。
“匕首”是世界第一款服役的空射弹道导弹,由俄罗斯最先进的战役战术弹道导弹伊斯坎德尔导弹改进而来。其最大飞行速度可达10马赫,以米格-31重型截击机为搭载平台。自“匕首”导弹亮相之日起,一直被美俄媒体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空射导弹。
俄罗斯副防长鲍里索夫曾表示,目前已有10架米格-31携带“匕首”导弹执行实验性战斗执勤。该导弹可以装备核战斗部、常规战斗部等多类型战斗部,既可打击移动目标,也能摧毁高价值固定目标,可以毁伤航空母舰、驱逐舰和巡洋舰。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推测,轰-6K空射反舰弹道导弹也与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关系密切,可能改进自东风-15中近程弹道导弹。东风-15导弹陆基型射程为600-800公里。
轰-6K装备空射反舰弹道导弹,至少可对3000公里以外的大型水面战舰实施打击。由于目前航母、“宙斯盾”战舰对速度超过6马赫的反舰导弹拦截成功率不高,速度达到10马赫的高超音速导弹,对航母的威胁不言而喻。解放军的“航母杀手”将不仅仅再只是东风-21D、东风-26等陆基中远程弹道导弹,而且拥有了凌空对海的绝杀利剑,从而可以从地面、潜艇、空中对航母发动弹道导弹攻击。
火箭军保障“铁拳”提升战力
图:火箭军某部展开保障要素演练/资料图片
掌握“大国长剑”的战略导弹部队火箭军,在军改中,对保障体系进行了重塑改革。下辖的“基地——旅”两级,原有的后勤部、装备部合并,组建保障部,统一物资、能源、交通运输、武器装备等保障。
而在导弹旅,除了机关保障管理部门的重组,还建设了一批新型保障力量部队,为作战提供支持。《解放军报》报道,随着部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推进,火箭军导弹旅组建的新型保障力量——作战保障营和综合保障营全新亮相。将原来火箭军部队管理独立、居住分散、功能单一的各保障分队,优化整合为“铁拳”,与作战力量实现无缝链接。
改革中,将分散在参谋、后勤、装备等不同领域的保障力量优化编组,通信、汽车、勤务、装备维修、综合防护等编入综合保障营,测绘地理、气象、水文、防化等作战保障营,统一调配指挥,提升了战时保障效能。
火箭军导弹旅保障部部长王俊辉说,改革后指挥体系更顺畅,保障效益明显提升,这就是改革释放出的战斗力“红利”。
首架FTC2000G战机九月总装
8月9日上午,航空工业首架FTC-2000G飞机前机身顺利交付总装,是航空工业贵飞在研制该型机道路上的重要节点。贵飞总装分厂表示,此后按研制生产计划加速推进总装工序装配任务,实现9月5日该型机总装交付的重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