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这场阅兵规模一般,却差点成了人类战争史上咖位最大的一次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军情研报室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争,在这场人性的终极考验中,也有许多经典的瞬间和镜头。例如1941年莫斯科的阅兵,堪称是苏德战场的一针强心剂,鼓舞了摇摇欲坠苏联军队。

士兵们接受检阅后,士气高昂开赴前线。由此,阅兵就成了许多国家鼓舞士气,体现军队风采的重要手段。

尤其是1945年,战争的结束给盟军士兵带来的是莫大的喜悦,而阅兵也成为庆祝以及表达喜悦的主要方式。

5月4日,苏军柏林卫戍区部队在勃兰登堡门和国会大厦旁举行阅兵。当时街道上还在冒烟,攻占德国首都的苏军士兵和军官们身着沾满灰尘的军便服,于废墟旁列队齐步行进。这是苏联在胜利后的首次阅兵。

由此开始,占领柏林的盟军开始了各自的阅兵式来庆祝胜利,告慰在战争中献出生命的人们。其中,最为盛大的便是1945年6月24日的红场大阅兵。

这一次的红场阅兵式长达两个小时,参加者计有24名元帅,249名将军,2536名军官,31116名列兵和军士,军事技术装备超过1850件。

当苏联完成了自我的展示后,朱可夫回到了柏林,找到了私交甚好的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提出要举行一次盟军的高规格阅兵,各方一致同意,并将此次阅兵定于1945年9月7日。

如果这次阅兵真的能达到预期的计划,可以说一定会堪称人类史上咖位最大的一次阅兵——艾森豪威尔、朱可夫、蒙哥马利三巨头,再加上巴顿等世界名将。

可惜,此时的东西方之间已经出现了间隙,最终在临近阅兵的那两天,英美的最高统帅决定不出现此次大阅兵,于是苏联在尴尬中再次担当了主角。

朱可夫身边的人,从原定的蒙哥马利和艾森豪威尔,变成了略低一筹巴顿和默默无闻的布莱恩·罗波斯顿。

在武器装备上,也反映出了盟军的不够自信,主要是轻型装甲力量为主,如美军基本上都是霞飞坦克。

而英军,则把压轴出场的角色给了“彗星”主战坦克,这是二战末期出现的较新战车。A34“彗星”算是英国人的自信之作。

在各位大咖纷纷放鸽子的情况下,这场阅兵的主角当属苏联的IS-3,作为没有赶上二战战场的重型坦克,它的出现,让英美的所有装备统统黯然失色。

52辆IS-3驶过,对现场的英美官兵造成的震撼不亚于战争时期的虎式坦克。

这一幕的震撼,也被西方视作双方暗自较劲的开始,这被认为是冷战的一个先兆。由此开启了全面的军备竞赛时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