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科学家做出巨大贡献,将为中国研制出第四代核武器!

军迷圈官微
文|军武酷
众所周知,中国核武器的发展,完全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靠着老一辈科学家们呕心沥血,无私奉献而研制成功的。其中,还有不少科学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老一辈科学家们在核武器上的杰出贡献,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美俄两国从未停止过核武器的升级换代,不断研制威力更大、维护更简单的新一代核武器。只是,现代核武器很少采用核爆测试,大多选择利用超级计算机,进行无害的模拟核爆测试。
毕竟,每一次核爆所产生的核辐射,都将对生态环境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也会遭到全人类的共同谴责。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人们开始提出第四代核武器概念。第四代核武器和以往核武器最大的差别在于,它不能产生核辐射,制造成本低,也被称为定向能武器。目前,第四代核武器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干净聚变弹、同质异能素武器、激光引爆核炸弹等。
新技术的出现,让几个核大国迅速跟进,新一轮的核武竞争暗流涌动。其中,金属氢因其爆炸威力达到同质量TNT炸药的25-36.3倍,成为几个核大国的重点研究对象。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就已计划开发以金属氢为原料的新一代核武器。但金属氢的制造难度非常大,需要在超高压状态下,将液体氢转化为固体。一旦转化完成,金属氢就可实现常温常压保存,维护成本非常低,提取应用也非常灵活方便。
从这就可看出,研制第四代核武器的核心在于,实现超高压条件下,安全可控地生产金属氢。目前,全球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做到。但中国却曝光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在第四代核武器的研制上,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
据《科技日报》报道,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发布公开消息,由美籍科学家亚历山大·冈察洛夫率领的团队成功研制出“金属氮”。金属氮的威力虽然没有金属氢强,但它的能量密度也达到了TNT的10倍。据中科院称,金属氮的制造超高压达到170万个大气压,温度超过8000摄氏度。
早在2015年,冈察洛夫获得中国外籍专家最高荣誉奖——友谊奖
但该技术并不会立即运用到核武器,而将首先用于火箭和导弹发射领域。可以预测的是,未来,中国重型火箭将能携带更重的航天器,飞向更远的太空深处。同时,金属氮的研制成功,也意味着,中国距离成功研制金属氢更近了一步!美国用一场又一场的侵略战争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但在核武器的研制上,中国绝不能落后,因为核武器是我们的终极最强保护伞!
此时,可能大家心中会有疑问,为何一个美籍科学家会为中国效力?其实,亚历山大·冈察洛夫是拥有美国国籍的俄罗斯人。中国要崛起,少不了人才的引入,比如乌克兰航母设计师等。只要是诚心为中国效力的各国科学家,我们都应敞开胸怀,容纳更多的世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