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一旦被导弹锁定能躲开的几率占多少?

军迷圈官微
文|御斩三刀
看过空战片的军迷们可能对这个问题很好奇,电影里往往演的都很激情,飞机驾驶员会驾驶着战机到处猎杀敌人,而且被导弹瞄准后可以通过高超的技术躲避导弹,甚至出现超炫酷的万军从中取敌首级的画面,那么战斗机被导弹锁定能躲开的几率到底有多大呢?
我们根据马岛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统计结果,发现导弹被锁定后被击落的概率是70%左右。但飞机被瞄准后,飞行员是可以进行逃生的,飞机被命中飞行员存活的概率是80%,因为战斗机上的弹射座椅还是很可靠的,只要飞机被命中后,没有被秒,一般都能弹射逃生。
图-战机飞行员弹射逃生
不过这个只是一个比较片面的数据,仅作为一点参考,具体现实战争中,躲开的几率有多高,是没有具体数据的,因为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躲开的几率会非常低。具体我们下面来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要把战机和导弹放在同一水平线上,就是在没有代差的情况下来考虑这个问题。原因是如果用二战时期的导弹去攻击现代先进的五代隐身战机,或者用现代导弹去攻击二战时期的战机,结果都可想而知。即使五代机被锁定,也会轻而易举的逃脱甚至反杀,导弹击中的概率实在微乎其微,电影里那种万军从中取敌首级的结果,还真有可能出现。科技实力日新月异,现在不论是导弹的威力、精准度、攻击距离等等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战机的威胁也越来越大,所以在没有代差相对公平的情况下去考虑这个问题。
其次,我们考虑是使用地对空导弹还是空空导弹。地对空导弹的速度远远要大于战机的飞行速度,现代导弹的速度可以达到4马赫左右,而战机的飞行速度呢?就世界上飞的最快的战机米格25才3马赫出头。但是除了它以外,其它一流战机,甚至不到2马赫,和导弹的飞行速度相比,战机反应时间非常小,而且导弹发射还不止一发,一般为了被干扰,都会连续发射,以做到补充攻击的目的,所以战机躲避的几率会很多小。
另外就是空空导弹,空空导弹一般按射程分远程,中程,近程,按制导导引头分,红外制导,被动雷达制导,主动雷达制导。通常近程空空导弹所采用的红外制导方式较多,随着现在电子技术的越来越精细化,其红外导引头灵敏度更高,对战机的锁定概率通常都很高,一般在近距格斗时,一旦战机被锁定,几乎就意味着被击落。
而中远程空空导弹多数采用被动雷达制导和主动雷达制导,被动雷达制导,需要战机火控雷达在锁定敌方战机,并且持续的照射,修正空空导弹飞行参数,直到击中目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被导弹锁定的战机躲开的几率很低,但导弹并非弹无虚发,百发百中,没有完全压制这一说,要不然战机也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战机上同样有众多规避导弹的手段,不会毫无反手能力。要知道,飞机被导弹雷达锁定到发射导弹是有一段时间的,这段时间内就给了战机的逃跑时间了。
一方面,如果战斗机被导弹锁定时处在导弹的惯性飞行阶段,导弹燃料已经快要耗尽,即到了“强弩之末”的阶段,战机飞行员是完全可以通过机动来规避导弹的,而且只要飞行员技术合格,80%以上是可以躲避的。
另一方面,如果战机离导弹发射点很近,战机可以进行大角度机动,同时发射反辐射导弹,诱饵弹,在敌人导弹发射之前,摆脱锁定,使敌人的导弹失去目标。
如果敌人的导弹锁定并成功发射,战机可以一边俯冲大角度机动规避,一边开启电子干扰手段,不断释放诱饵弹,欺骗导弹命中假目标。因为俯冲会给飞机一个加速,也方便机动,而且地面雷达杂波大,干扰强,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的小孔径导引头内的雷达,怕是不能精确锁定住目标飞机,此时飞机加上电子干扰手段,也是有希望躲开的。
总的来说,战斗机被导弹锁定之后,逃生概率不大,但是现在先进隐身战机一般是神出鬼没,很难被发现,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各国都在不断研发更新更先进的战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