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能骄傲:中国无人机很强 但还不如美军这一型号

军迷圈官微
文|123军情观察室
无人机,是一种通过地面的无线电指引,或者依靠自身程序不载人的飞行器。最初的无人机就是应用于战争舞台。在一战时英国的卡德尔和皮切尔两位将军首次提出了设计研发无人机的计划,当时指标定义为一种自杀式的无人机,或者就是可操控的飞行炸弹。但是受技术限制,该计划并未成功,但是这也是无人机历史的开篇之作。1927年,由A.M.洛教授参与研制的"喉"式单翼无人机在英国海军"堡垒"号军舰上成功地进行了试飞。该机载有113公斤炸弹,以每小时322公里的速度飞行了480公里。"喉"式无人机的问世在当时的世界上曾引起极大的轰动。在二战中,无人机多用于防空兵的靶机使用。无人机的研发史一直受科学技术的掣肘,在一段时间内并无长足的长进,一直到了20世纪下半叶,当电子技术,无线电技术发展迅速时,无人机也迅速得以发展。由二战时老旧退役机型改装而成的无人机,被应用于各个场合,这也是开了无人机使用的先河。
自20世纪八十年代后,集成电子科学的井喷式发展,集成电路的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先进,同时伴随着的是,相关的电子产品快速发展。电子芯片越来越小型化,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作战性能越来越好。于是新时代的空中作战力量——无人机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在二战结束后,导弹事业,无线电发展等慢慢成熟,无人机遥感也随之成熟,对于老旧或者退役飞机的无人机化改装,也越加成熟。在越战中美军就开始使用无人机进行侦查作业,通讯的中继链接等等。至90年代,美军的全球鹰无人机的服役,正式的揭开了无人机空中作战模式。
1998年首飞的"全球鹰",是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研制的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全球鹰翼展35.4米,长13.5米,高4.62米,最大飞行速度644千米/小时,最大起飞重量11622千克。翼展和波音737相近,因此"全球鹰"是一种巨大的无人机。"全球鹰"机载燃料超过7吨,最大航程可达26000千米,自主飞行时间长达41小时,可以完成跨洲际飞行。可在距发射区5556千米的范围内活动,可在目标区上空18288米处停留24小时。"全球鹰"作为一款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为美军提供了大量的情报资源,同时"全球鹰"能在2万米高空穿透云雨等障碍连续监视运动目标,准确识别地面的各种飞机、导弹和车辆的类型,甚至能清晰分辨出汽车轮胎的齿轮。全球鹰一天之内可以对约13.7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侦察,经过改装可持续飞行6个月,只需1-2架即可监控某个国家。该型无人机的服役,大大的提升了区域的监视以及情报获取,对于战斗部队的情报信息支持大大提升。同时,对于美军的数字信息化部队的建设很大的助益。之后,美国的通用公司又发展出了,载弹的"捕食者"察打一体无人机。该机长8.22 米,翼展14.8 米,高2.1 米,翼面积11.5 平方米,空重512 公斤,载重102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1020 公斤,发动机为 1台Rotax 914F 涡轮增压四缸发动机,最高速度217 公里/时,巡航速度130-165 公里/时,航程3704 公里,实用升限7620 米,武器系统为2个武器挂架包括2发 AGM-114地狱火导弹以及2 发 AIM-92 Stinger。该机多次参与实战,并且取得了骄人战绩。我国近期也大力发展了许多的无人机平台,其中"彩虹"系列已经做为我国空军无人机部队的主力装备服役。不过总体来看,我军的无人机还没有一款比得上“全球鹰”。
未来,可以预见,无人机作战平台,可以依托空中有人载机,海上舰艇做为母机,操作平台对于无人机进行操控。战时我军可以运用轰炸机或歼击轰炸机与多架无人战斗机组成编队,隐蔽飞行到距航母战斗群一定距离的空域,模拟真实的机群编队,可使敌判断失误,分兵予以抗击,而由战斗机改装而来的无人机使用效果非常明显,因为该机无论是在体积、速度、各项探测指标上都十分接近真实战斗机的水平,更能诱导航母战斗群判断失误。可见未来无人机作战,优异甚多。(利刃)
尊重内容,从尊重作者开始,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