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海洋山号登陆舰正式起航,首门电磁轨道炮已装舰完毕

军迷圈

关注

文|云上的空母

根据社交媒体网站2018年1月31日夜间发布的照片,“海洋山”号坦克登陆舰的改装工作已经完成,而且发动机已开车并起航。而综合图片曝光的细节进行分析,这艘老舰上新装备的武器就是我国第一门上舰的电磁轨道炮。该舰改装完毕后可能会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然后就会进行各种打靶试验了。

从目前公布的细节来看,“海洋山”号上的电磁轨道炮作为一个系统已经非常完善。首先很直观的一点就是,这门电磁轨道炮安装有巨大的炮罩,自动装弹机和电磁轨道发射装置都被布置在它的内部。而相比之下,美国的电磁轨道炮目前仍然是被安装在开放式的炮架之上,且尚未开始装舰试验。

自从20世纪80年代起,一些主流的技术强国就已经开始研制电磁轨道炮,比如美国、德国和日本。在这些国家之中,又以美国的技术最为成熟,且已经进入样炮测试阶段。鉴于我国已经有大量公开出版的关于电磁轨道炮的文献,表明相关的研究已经做了非常之久。因此,国产电磁轨道炮的上舰,虽给外界带来不小的惊喜,但细细想来,也应该在情理之中,毕竟前期做了那么多的技术铺垫。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海洋山”号的舰桥上方安装有一部火控雷达。这意味着,国产电磁轨道炮已经完成简单的样炮原理试验,开始测试攻击精度、瞬时火力和射程方面的参数指标。而一旦“海洋山”号出海进行打靶试验,也标志着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军舰上进行电磁轨道炮试验的国家。

不过也应当注意的是,“海洋山”号上安装的这门电磁轨道炮整个系统仍然非常庞大。为了腾出足够的空间,满载排水量4800吨的“海洋山”号坦克登陆舰已经将所有的H/PJ76F双管37毫米舰炮全部拆掉。而且在“海洋山”号的中前部甲板上,至少放置着三个集装箱,这里应该是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和电气设备等等子系统所处的位置。

用一艘大型坦克登陆舰来当做电磁轨道炮的试验舰,本身也意味着全套系统非常庞大。像054A这种级别的护卫舰如果装备一门,基本上就没有办法配置其他的主战武器。而如果要配备给055型驱逐舰这种大吨位的舰艇,也会占据舰上很大一部分空间。对于电磁轨道炮来说,系统的过于庞大是投入实际装备的重要拦路虎之一,其中最关键的技术就是供电系统的小型化。

除了这个拦路虎之外,国产电磁轨道炮还需要验证和提升的包括发射器寿命和制导弹药扛过载等等方面的能力。比如,早期的电磁轨道炮采用等离子电枢技术,后来在20世纪90年代改用固体电枢技术,从而使电弧烧蚀和高速刨削等问题得到解决,将发射器的寿命提高到百发级。通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相信国产电磁炮在解决寿命问题上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否能够达到传统火炮的身管寿命甚至更高,就需要进一步的测试。

电磁轨道炮的重要优势之一就是能够在口径和炮弹体积更小的条件下,可极大降低单次发射成本,并大大提升最远射程。按照估计,电磁轨道炮的最大射程有可能达到300千米以上,而射弹的初速则可以达到2500米/秒,扛过载能力需要达到4万个G。这意味着要发挥电磁轨道炮的远射程优势,必须考虑到精度问题。

传统火炮如果发射非制导炮弹,在数十公里的距离上就已经有很大的散布,而在这种数百公里级的攻击距离上,射弹的散布就会更大了。将电磁轨道炮用于实施对陆攻击要求相对要小一些,但如果要装在作战舰艇上,将其用于攻击水面目标,仍然有不小的技术挑战。有观点认为,提升电磁轨道炮的精度必须从制导或弹道修正技术入手,而相关元件是否足以扛得住这么大的过载就很有疑问了。

不过总的来说,饭总是要一口一口吃,路总是要一步一步走。电磁轨道炮的实战化应用是个漫长的路程,目前仅仅是万里之行的第一步。我们已经先于其他国家迈出了电磁轨道炮上舰的第一步,未来取得进展自然是毋庸置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