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一量产武器能力暴强 俄同类才刚测试美国还没有

军迷圈
文|小飞猪观察
文:POP3
730舰炮因采用侧置弹鼓供弹方式,与其它如76A型双管37毫米舰炮、PJ-13型6管30毫米近防舰炮武器下置供弹的方式相比,其在舰船上安装时无须采用穿透甲板的方式,适装性较好。而也正因为采用这样供弹方式,此炮可以安放在卡车底盘上,昆仑机械厂将该炮衍生发展成车载型的“陆盾2000近程防空武器系统”系统。730舰炮武器系统的价格不菲,一舰套价格超过1亿人民币左右,一舰套标准配置为1部SR搜索雷达、2座舰炮、2部TR跟踪雷达、2部OFD光电跟踪仪、1台ZFJ火控系统等。中国在出口型军贸舰如F22P护卫舰上对该舰炮武器系统进行了简配,减去了1部TR跟踪雷达和1部OFD光电跟踪仪,采用双炮共享TR跟踪雷达和OFD光电跟踪仪信息的配置方式,以适应第三世界国家的购买能力。简配后的730武器系统在作战效能上有所降低,主要是目标指示通道数减半,但对于非饱和式攻击仍具有较强的防御能力。
这是中国海军H/PJ12型7管30毫米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开火场景
在730舰炮武器系统取得巨大的进步后,中国海军又着眼于新一代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的研制,这就是PJ-11型11管30毫米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此武器系统又被称之为“万发武器系统”,仍是西安昆仑厂的产品。1130舰炮武器系统是在730舰炮武器系统的基础上研制而来的,系统组成除舰炮之外与730系统大体一致,1130舰炮较730舰炮在射速和备弹量均有较大的提高,射速达到超高速的10000发/分钟左右,为目前各国海军近防武器中射速最高的。1130近程反导武器系统可拦截以4马赫飞行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其射速和对导弹拦截效果在世界主要近程反导舰炮武器中位于前茅。1130舰炮武器系统已经被广泛安装在中国海军驱护舰和航母上,由此也看出军方对其优异性能的满意。根据俄罗斯阿尔玛兹设计局2018年1月最新发布的消息,其最新的“铠甲-ME”型近防系统研发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将于在今年装舰进行测试,该系统是俄罗斯的“万发系统”。美国海军则还是“密集阵”,无“万发系统”。
这是中国海军辽宁航母PJ-11型11管30毫米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开火场景
随着苏联的解体及西方长期对华武器禁运,获取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的武器来快速提高自己的武器装备水平成为一条极为重要的渠道。在此背景下,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引进了俄罗斯AK630舰炮武器进行研仿,承担研仿的单位为重庆国营152厂。此项目为自筹资金项目,前期并未获得军方的认可,在研制成功后被纳入海军武器装备体系,并给与H/PJ-13型舰炮武器系统的型号。630舰炮采用穿透甲板式舰炮本体下部弹链供弹的方式,舰炮下方需设置供弹系统转运间,这给舰艇上布置的灵活性带来一定难度。630舰炮武器系统主要用于舰船防空反导,其系统组成由PJ-13型舰炮、347B型跟踪雷达、1B型光电跟踪仪、001型捷联垂直基准和1A型火控系统组成。该炮最大射速3000发/分钟,对飞机目标的最大拦截距离为4000米,对导弹目标最大拦截距离为1500米。
这是中国海军PJ-13型6管30毫米近防舰炮武器开火场景
630舰炮武器系统的研仿在时间上晚于730舰炮武器系统,这里对中国首次出现的两型近防舰炮武器进行一下简略对比。630舰炮的射击精度指标(主要是立靶密集度指标)要逊于730舰炮,730为≤1.3,而630为≤3.5;在射速上,730舰炮的最大射速为每分钟4200发,而630舰炮最大射速为每分钟3000发;在射程上,730舰炮对导弹类目标的有效射程为2500米;630舰炮对导弹类目标的有效射程为1500米;在射击效能上,730舰炮系统的全航路至少命中1发炮弹的概率为不小于80%、全航路累计毁伤概率为不小于68%,630舰炮系统的全航路至少命中1发炮弹的概率为不小于26%、全航路累计毁伤概率为不小于20%。通过上述两型舰炮武器系统的对比,就很容易明白中国海军在批量建造的驱逐舰和护卫舰上为何大量采用730及其衍生的1130舰炮武器系统而不是630舰炮武器系统。但是,630舰炮系统的价格较之730系统要低廉,在一些军辅船和对建造成本要求较低的舰船上,采用630舰炮武器系统仍然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选择。如在中国海军建造的60艘22型导弹快艇上大量装备,还装备于071型综合登陆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