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新大动作:陆海空三军全面装备激光炮

军迷圈
文|利刃军事
在冷战帷幕刚落下时,面临财政危机和铁幕后苏军数量威胁,美军提出用核武器技术优势抵消苏军数量优势的想法,是为“第一次抵消战略”。而所谓“第二次抵消战略”,则是美军在越战后,通过总结自身的经验教训和技术优势,将精确制导武器纳入重点开发的军事战略。至于越发热门的激光武器,则是美军“第三次抵消战略”的核心内容,也是降低潜在对手传统武器效能,“以巧取胜”的关键。
图为进行“低能量激光展示”计划试验的MQ-9型无人机。在近20年来,美国空军一直追求使用激光武器拦截并瘫痪升空阶段弹道导弹的能力,还曾经在波音747上安装过口径惊人的透镜和兆瓦级氧碘化学激光器,但最终都未投入实用。
但在激光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30千瓦级激光器已经能被安装在体积不大的超高空无人机上。现阶段已经有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和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交付了原理不同的激光器,各自安装在MQ-9无人机上进行试验。
图为洛克希德-马丁对第六代战斗机使用其激光武器的设想。这套激光武器系统被称为“自卫高能激光盾”,预计将于2021年安装在战斗机上进行实际试验,其目的是击落来袭的导弹,以保护战斗机。
“自卫高能激光盾”主要的构成是洛克希德-马丁的60千瓦级紧凑激光器,集成了诺斯罗普-格鲁曼的光束控制器,最后安装在波音制造的吊舱中,以方便各式战机挂载。
图为安装有雷声(Raytheon)高能激光武器系统的AH-64无人机。在复杂的低空-地面战场上,新技术的诞生令威胁种类更加丰富,譬如低成本无人机和蜂群化的商用旋翼机,都会是特种作战战场上的棘手目标。
为低成本和高效地解决这些威胁,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将在2020年前于AC-130J炮艇机和AH-64直升机上安装千瓦级激光武器。
图为拦截多种威胁的26型护卫舰。该舰预计将搭载50千瓦级的“龙火”激光武器。
在2017年9月之前,美国海军已经将30千瓦级激光武器成功装舰部署,下一阶段的目标是在各式舰艇上部署150千瓦激光武器,预计于今年内完成海上测试。这一揽子计划的总目的是在2020年时,海军及海军陆战队的各海上平台能拥有接近实战化的60-150千瓦可变功率激光武器可用,其主要目标囊括从来袭导弹、小型无人机到小艇在内的多种威胁。
图为美国陆军的“高能激光机动测试卡车”(HELMTT)。该车搭载60千瓦级激光武器,足以摧毁商用无人机和蜂群型无人机威胁,也能很好地应对传统的迫击炮弹及火箭弹。
无论是在阿富汗,还是在叙利亚与加沙地带,零星和不定时的火箭弹、迫击炮弹袭扰总是军事基地最大的威胁,稍有不慎便能带来极大损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陆军预定将在多种平台上装备激光武器,包括“斯特瑞克”车族的10千瓦级激光武器和重型卡车搭载的,用于保护基地资产的100千瓦级激光,整个测试将最早在2022年完成。其中前者可能会加入对RPG或反坦克导弹的硬杀伤防御,后者则有可能采用更先进的瞄准机制,以对抗潜在假想敌扩散的精确制导武器。另一方面,海军陆战队也在研发30千瓦级激光武器系统,很可能以“悍马”或下一代的JLTV越野车为平台,其预想作战目标也和陆军相差无几。(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