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水下无人作战时代—浅析美国水下无人作战力量建设

军迷圈
文|墨将点兵
自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的规模逐渐缩小。在当前美国联邦预算紧缩之际,美国海军认为,研发和建立无人驾驶潜艇是符合成本效益的建军途径。
美军方认为,海底世界有朝一日可能会像海面、天空甚至太空一样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寻求用新技术占据海底战和反潜战先发优势。美海军提出的设想是,在“七大洋”海底部署无人潜航器和配套的水下服务站,形成“艾森豪威尔海底高速公路网”。
美海军计划从载人潜艇、大型无人潜艇上发射无人潜航器,类似战斗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那样。
与无人驾驶飞机相比,要在远距离遥控无人潜艇,是十分艰巨的任务,因为海水会导致信号传输失真,而潜艇在航行时也须留意海面的船只、水下漩涡流以及海床障碍物。
在此背景下,美国十分重视无人潜航器(ROV)的研制与发展。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自2013年开始研发名叫“海德拉”(希腊传说中的九头蛇怪)的UUV,可由潜艇、水面舰船或运输机等多种平台搭载和释放,可搭载和发射无人机、无人潜航器、反舰导弹、对陆攻击巡航导弹、鱼雷等多种战斗载荷,执行情报、水下通信、打击岸上目标、反水面、反潜、特种作战、后勤保障甚至攻击反潜直升机、固定翼反潜巡逻机等任务。
“海德拉”还可以作为网络中心战的水下节点,参与体系作战,实现更快速响应、更具威慑力的前沿部署和更加隐蔽、更具致命性的力量投送。
2014年8月22日,美国海军第五潜艇发展中队ROV分队接收了LTV38型ROV。这是一种训练潜航器,为未来的大排水量ROV提供操作训练环境。
而在更远的未来,水下作战优势将主要依靠水下作战信息网络、水下发射的远程打击武器和大量的UUV(无人水下航行器)达成。UUV既可以在浅海和濒海地区活动,也可以在深海活动,任务海域比传统舰艇大得多,在风险承受力、生存力、隐蔽性、使用灵活性、战斗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建造成本、使用成本等方面,相对潜艇有较大优势,具有更高的作战性能、效费比和交换比。
在许多任务中,水下无人航行器可以部分或完全取代潜艇,在海床战等新兴海战领域将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创新性地使用UUV,不但可大幅提升现有水下力量的作战能力,还可提供新的水下作战能力。
2014年12月11日,美国海军,在小溪-斯多利堡联合远征基地完成了对新型无人潜航器“幽灵泳者”的水中测试。美军把它称作是“科幻转现实”的最新成果,因为这个潜航器能像大鱼一样游行,通过来回摆动“尾鳍”前进。“幽灵泳者”项目主要是为了探索在舰队中应用仿生技术研制测试无人潜航器。
根据美国海军作战发展司令部的说法,“幽灵泳者”完全是自动运行,它能通过一根500英尺长的电线与笔记本电脑连接,实现实时传输。“幽灵泳者”还采用持久电池,能够自主工作更长的时间。
美国海军方面称,生物拟态使该无人潜航器在低能见度情报监视与侦察任务中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方便进行船体检查,同时,采用摆动尾鳍的推进方式比采用螺旋桨推进更加安静。
随后,一些军工企业也纷纷进军水下无人潜航器领域。波音公司相继开发出能持续运行数天的“回声巡航者”号和“回声追寻者”号无人潜航器,2016年又推出“回声航行者”号无人潜航器,能在没有支持舰船的帮助下持续运行几个月。
很显然,这样庞大的无人潜航器研制计划,不会如美国所称“仅仅是为了海底测绘”。
据《解放军报》2015年8月报道,海南省临高县一名渔民在三亚市一浅滩处打捞到一枚可疑电子装置,经国家安全部门会同有关技术权威部门鉴定,确认是一枚具有水下照相和光纤传输、卫星通讯等功能的无人潜航器。这意味着,其既能搜集我国重要海域内各类环境数据,又能探测获取我海军舰队活动动向,实现近距离侦察和情报收集任务。
2016年12月15日,中国海军一艘救生船在南海有关海域发现一具不明装置。为防止该装置对过往船舶的航行安全和人员安全产生危害,中方救生船采取专业和负责任的态度,对该装置进行了识别查证。经核查,该装置为美方无人潜航器。
美国方面声称,事件发生在苏比克湾西北约50海里处的中国南海海域,当时,设备正根据国际法进行例行的测量活动。
美国海军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在中国周边海域详细地进行的战场环境侦察,顺序是从北向南,即黄海、东海到南海,最终构建比较完整的水下侦听侦测系统。前几年已经完成了在黄海和东海的侦测,目前正在构筑南海周边水下侦测系统。
进入2017年,美国水下无人潜航器项目推进明显加快。
2017年7月,五角大楼就委托BAE系统公司设计全新的MOCCA水下机器人,可以由潜艇携带,用标准的533毫米鱼雷管发射,帮助潜艇发现海中目标,特别是敌方潜艇的位置,而不用暴露己方潜艇。
2017年9月下旬,美国海军正式组建了第一个水下机器人中队,根据美军官方公布的情况,该中队将获得第一无人潜航机器人中队/UUVRON 1((Unmanned Undersea Vehicle Squadron 1)的称谓。媒体认为,该中队将主要在全球各地执行海底间谍活动。
为了更加方便快捷隐蔽地投放水下无人潜航器,美国将著名的海狼级攻击核潜艇“吉米·卡特”号划归该中队所属,配合无人潜航器进行海底间谍侦察活动。
此次是美军首次成立专门使用无人水下机器人的战斗单位,虽然该中队的具体信息还没有公布,但预示着美军向海战无人化进程又迈出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