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国鼓足劲拒绝美盟友:竟扭头就倒向中国

军迷圈
文|军事快报
近日,印尼中止了对KF-X预算的审批。KF-X是韩-国与印尼,在去年签订的第五代战斗机研发计划,这次韩-国敦促印尼支付17亿美元的首批预付款时,遇到了阻碍,印尼表示要中止合作。KF-X的计划是研制一款单座双发战机,要求其作战能力优于阵风和台风战机,在隐身战力上与F-35战机相近。该机采用了鸭式气动布局,鸭翼利用前翼拉出的涡流,对机翼上的气流进行补充,从而推迟分离达到提高升力的目的。
后来,KF-X设计进行了重大修改,整体上更接近F-22A战机。KF-X的设计要求已远远超过韩-国的能力,所以在一开始,它就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同时也希望找合作对象共担资金。韩-国曾趁着购买40架F-35战机的热乎劲,向洛·马公司求援。但2015年9月,美国一纸禁令浇了一瓢凉水,包括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RST)、光电瞄准系统(EOTGP)和雷达频率干扰机,4类核心技术通通禁止转移。
而印尼在几年前也急于获得先进的五代机,韩-国宣布KF-X战机2019年就能设计定型,2022年能够实现首飞。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印尼才宣布加入该项目,并在前期投了200万美元以表诚意。然而,后来印尼发觉事情不对劲:美国早已禁止转让五代机核心技术,因此决定不再做冤大头。即便按照答应的时间,到了2022年,KF-X战机首飞时只是Block1版本,不具备完全隐身能力。
现在印尼想要最快获得五代机,只能采购现有机型。F-35昂贵的单机价格以及需要巨额费用支持,绝对让印尼望而却步,而苏-57未来的产量只能支持俄罗斯自用,而且,苏57本身的技术水平相对也一般。综合来看,只有中国的FC-31战斗机是印尼最适合的选项。歼20的成功证明了中国强大的研发实力,FC-31战机改进型已经完成试飞,表明研发进入了快车道。中国已经装备了歼-20,FC-31的研发技术可以得到保证,产量也有保证。
在不久之前进行的首尔航展上,韩国人几乎展出了所有品类的航空武器。其中就包括韩华集团的各型发动机,其中几种既有供KF-16/F-15K使用的大推力发动机、也有供FA-50、KF-X使用的中推力发动机等等,技术水平绝不在中俄之下,架势十足。
中国目前在发动机领域仍比较薄弱,难道韩国在一夜之间赶上中国了?当然不是,相反,这基本上都是美国货,反而暴露了韩国雄心勃勃的航空计划背后在动力上的明显短板,或者说空白。今天,就来说说这事。
难道韩国在一夜之间赶上中国了?
韩国在引进F-15K战斗机的同时,还引进了发动机的大修线,可谓用心良苦。
在今年的首尔航展上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所谓韩国“自主研发”航空武器装备,采用的都是国外发动机,如KUH-1通用直升机装备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T700-701K涡轴发动机、LAH轻型攻击直升机采用的是法国透博梅卡公司的“阿赫耶”涡轴发动机,而T-50/FA-50和KF-X装备的分别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F404和F414涡扇发动机。那么,我们可以从历史发展和现实技术难度两个方面来解读这个问题。
韩华展出F04发动机,被视为韩国骄傲的FA-50攻击教练机正使用该发动机
从历史发展来看,韩国自建国以来工业基础薄弱,尤其是在国防工业方面,如果不是上世纪70年代时任总统朴正熙的大力扶植,也很难起步。因此,韩国国防工业在很多方面的发展都存在极不均衡的问题,配套体系不全,相关硬件和软件基础不足。再加上可以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长期获得价值不菲的军援,可以很方便的采购成品,导致了韩国国内自主研发动力不足。可以说,韩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在上述这几个方面上的表现尤为突出,进而长期无法形成自主研发能力。
从现实的技术难度来讲,航空发动机结构复杂、研发风险高、试验测试耗时长且耗资巨大,远非飞机整机设计制造所能比拟。因此,可以看到,目前世界上能够自主研发航空发动机的国家远远少于能够自主研发飞机的国家。同样,韩国可以号称自主研制生产KT-1、T-50/FA-50以及KUH-1等航空整机装备,却一直无法突破自主研制生产所需的航空发动机这道关,原因就在这里。
其实,可以将韩国航空发动机发展与中国、日本的同类产业进行比较,就可以看的更为明显。
韩华展出F414发动机,将给未来的KF-X战斗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同样也面临着工业基础薄弱,甚至可以说一穷二白的现状。但是,在苏联较为全面的工业技术援建的支持下,中国很快就建立起了初具规模的工业基础,尤其是国防工业。此后,虽然苏联撤走了所有人员和技术资料,中国却已经可以凭借自身的力量,继续发展和完善。而中国航空发动机工业也是由此开始艰难的起步和腾飞的。
日本战败后,虽然很大一部分工业基础被战火所摧毁,但是专家、技术人员以及设计资料依然保留了下来。尤其是日本在二战中就曾经接触到了喷气式发动机,这也使得该国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能力自主研发成功F3小推力涡扇发动机,用于本国研制的T-4高级教练机。如今,日本还为P-1大型反潜巡逻机研制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F7涡扇发动机,实力已不可小觑。
反观韩国航空发动机产业,一方面基础差、自主研发动力小,另一方面,美国也没有义务和意愿对其进行援助和扶植,自然难成气候。
日本的P-1反潜巡逻机使用国产发动机,实力不容小觑
目前,韩国韩华集团旗下的韩华特克温公司是韩国唯一涉及航空发动机业务的公司。该公司的前身是三星集团旗下的三星特克温公司,其航空发动机业务是从1979年建立美制航空发动机大修线开始起步的,如今已经具备了一部分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并且成为美国通用电气和英国罗·罗等著名航空发动机公司的供应商。
此外,针对韩国空军引进的主力战机F-15K,韩华特克温公司也已经建立了其配套发动机的大修线、总装线以及试车台。因此,此次航展上所展出的F-15K配套发动机模型赫然写着“F100-STW-229”的编号,所代表的就是由韩华特克温公司(STW为该公司前身三星特克温公司的缩写)组装完成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F100-PW-229EEP涡扇发动机。
大多技术仍要依赖国外技术
今后,随着KF-X下一代战斗机项目的推进,韩华特克温公司还将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谈判引进F414涡扇发动机的大修线和总装线。这也意味着韩国今后也很难有自主研发航空发动机的可能性。
虽然自主无望,但韩国人仍希望能够把大修、总装这些涉及未来基本使用的基本功掌握在自己手中,不管韩国人是出于“自主国防”的需要,还是有其它“精明”的考虑。但韩国人在有限条件下的作为还是值得称赞的,反观印度也搞“自主国防”但做的就少了。
反观印度也搞“自主国防”但做的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