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曾造出的短命航母:首航17小时后就沉了!

军迷圈
文|谷火平
在世界航母史上,有一艘最短命的航母,那就是日本的"信浓"号航母,被美军4枚鱼雷击中,处女航仅17个小时就沉没了,成为一段军史笑柄。
二战期间,日本在中途岛海战惨败,被美军击沉了4艘主力航母,为了及时补充战力,日军将尚未完工的大和级战列舰的3号舰“信浓"号改建成航母,以期扭转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1944年11月26日,经过简单装修后的"信浓"号投入战斗。指挥官阿部俊雄接到值班军官报告:雷达发现一艘美国舰艇信号。阿部俊雄怀疑美国舰艇发出的雷达信号是故意暴露目标。为了安全起见,下令不许开火,以防落入美军的圈套。
事实上,"信浓"号发现的正是美国"射水鱼"号潜艇。"射水鱼"号奉命援救轰炸东京而坠海的飞行员,后来因计划取消,才在海上游弋待命。不巧的是,当时"射水鱼"的雷达出了故障,潜艇被迫浮出海面修理,可雷达又不得不开机,这才被"信浓"号发现。与此同时,美军舰长约瑟夫.F.恩赖特中校也从潜望镜中发现了"信浓"号航母,他下令潜艇全速追击,并向珍珠港发出电报,要求附近潜艇支援。这份电报被"信浓"号侦察到了,阿部俊雄认为中了美军舰艇的埋伏,立即作出决定,舰队转向,这个方向正好是面对射水鱼的方向,慌乱中,"信浓号"竟然把自己送到了“射水鱼"的枪口下。美军随即向这个庞然大物发起猛烈攻击,总共发射了6枚鱼雷,其中4枚命中目标。就这样,这艘当时世界上最大的6万吨航母处女航仅仅航行了17小时就沉没了。
“信浓"号航母从1940年5月动工建造,装载排水量最高达71890吨,仅加装的防护装甲就消耗钢材1.7万吨,是二战中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母,直到1960年美国小鹰级航母才正式服役。大和级战列舰造价在日本海军中首屈一指,根据物价指数计算,“信浓"号的造价折合现在的2800亿日元(折合180亿人民币),是一艘吞金巨兽。
可以说,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信浓"号航母,被4枚鱼雷击沉,完全令人不可思议。同级别的武藏号,被足足20枚鱼雷击中后才最终沉没,大和号则在上百架美机的围攻下,身中12枚鱼雷和7颗炸弹以后才沉没。而为何"信浓"号航母在4枚鱼雷面前却不堪一击呢?
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这是典型的"豆腐渣工程。"因为忙于赶工期,大量工程细节未完工,不少水密舱门无法打开,排水系统也未完工,一旦涌入大量海水则无法排出;二是水兵素质差,专业技能培训不够。遇险时全部乱成一团,失去有效抢救时间。
事实上,现场的情况恰恰证明了这两点:就在美军射水鱼号潜艇追踪"信浓"号时,"信浓”号一根推动轴坏了。这时"信浓"号正好走在Z字型航线上,把整个侧舷暴露出来,随即美军射出了6枚鱼雷,其中4枚命中目标,引起了巨大爆炸。“信浓"号舱室被撕开10米宽的口子,海水汹涌而入。最终"信浓"号航母沉没了,船上2515名船员中1435人遇难。这是世界历史上由潜艇击沉的最大一艘航母,也是因"豆腐渣工程"由日本人自己干掉自己人创造的奇迹。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军工设备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过硬的质量保证,才能经得起实战的检验。(利刃/沉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