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陆军“多域战”概念在各军种间凝聚人气

军迷圈
文|现代军事
综合美国《defense one》及C4ISRNET网站近期报道,美国陆军2016年提出“多域战”未来作战概念,设想美军从陆、海、空、天、网络空间、电磁频谱等全作战领域协同行动、一致对敌,虽然该设想距离成为现实还相去较远,但美国各军兵种已在为推动其实现而展开合作。

▲海军陆战队呼吁舰队运送陆战队员为F-35B建立前沿基地,F-35B战机前沿基地则反过来又能为舰队提供支持
空 军
空军正在筹划中的“多域指挥与控制”(MDC2)计划重点关注指挥、控制、通信与计算机(C4)能力,寻求创建一种全球网络,协调美军所有4个军种及盟军的行动。MDC2将以空军领导的“合成空中作战中心”(CAOCs)的现有系统为基础建立,这些CAOC已经拥有大规模的陆军、海军、陆战队员及盟军联络员队伍,这为进一步联合协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下一代CAOC将发展成什么样可参照空军实验性的“联合跨机构合成太空作战中心”(JICSPOC),美国防部副部长鲍勃·沃克称赞JICSPOC是未来指挥与控制的最重要模型。
海军陆战队
海军陆战队2016年秋发布的《海军陆战队作战概念》并未使用“多域”一词,而是提到“全域合成兵种”,强调该概念与传统合成兵种作战的深层渊源,而非其新鲜性。该《作战概念》重点提及冲突中的人员因素,有学者(尤其是特种作战部队的学者)称此为“人作战域”,将其重要性等同于陆、海、空、天、网络空间等作战域。海军陆战队也希望帮助海军从陆地向海上投射力量,新《作战概念》呼吁舰队运送陆战队员为F-35B建立前沿基地,F-35B战机前沿基地则反过来又能为舰队提供支持。
海 军
海军近期刚刚提出的水面部队战略回归了对海上控制的重视,这很可能是海军大部分领导人不公开谈论“多域战”的原因。尽管如此,现代海战本身就是一种多域作战:其涉及潜艇、水面舰、飞机乃至卫星,对网络空间及电磁频谱的利用又无处不在。正如太平洋舰队司令哈利·哈里斯提议的,增加陆军及海军陆战队的陆基导弹之后,海战的范畴就涵盖了所有领域(为打击海上舰船而进行改装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已获得海军及海军陆战队的一致欢迎;哈里斯还呼吁陆军与海军将各自分离的导弹防御网络联系起来)。此外,海军在恢复美军长期受忽视的电子战能力并将其与网络战相关联方面一直发挥着领军作用,而这正是“多域战”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陆 军
陆军主张将“多域战”作为一个广义概念,而非聚焦于一个具体方面;在白皮书、网上及诸如美国陆军协会的公开论坛上,陆军比任何其他军种都更热衷于宣传“多域战”。在美国陆军协会3月13日主办的“多域战”研讨会上,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司令戴维·珀金斯提及陆军与海军陆战队《多域战:21世纪合成兵种白皮书》,他指出,该白皮书可能为未来联合部队地面战部队作战概念的设计提供一个框架。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能力一体化中心执行主任博·迪埃斯表示,未来武装冲突存在4个趋势:对抗将发生在所有作战域;美方的作战行动将受到限制;美国陆军将在诸如城市区域等复杂地形下作战;战场上相关杀伤能力将加强。迪埃斯介绍了白皮书提及的“多域战”解决方案3个组成部分:创建及利用临时优势窗口;恢复能力平衡并在联合部队内建立灵活、具有适应性的编队;改变部队态势以加强威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