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榴弹炸飞机可信度有多少?

军迷圈
文|燕子侃大山
手榴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素有"步兵之雷"的美誉。它是二战期间用途最广的弹药,也是辨识度最高的装备。在近些年国内拍摄的抗战题材电视中,手榴弹必不可少,毕竟在整个抗战中手榴弹歼敌数量为日军三分之一。如此大的战绩,怎么可能少得了手榴弹。但是从这些影视中,你真的了解手榴弹吗?我想未必,抗日神剧的出现不仅夸张虚构了历史,而且让很多人对武器装备一无所知,其中手榴弹场景的设置最为雷人,什么"手榴弹炸飞机","裤裆藏雷","非主流炸弹",简直刷新了观众的三观。接下来笔者带你认识真正的手榴弹,看看我们的先烈们是如何运用手榴弹痛击日军的。
手榴弹的定义用途是非常广泛的,它是一种能攻能防的小型手投弹药。手榴弹种类很多,包括杀伤手榴弹,照明手榴弹,化学手榴弹,教练手榴弹。每个种类的手榴弹又有不同的分支,比如杀伤手榴弹根据杀伤机理的不同又分为进攻杀伤手榴弹和防御杀伤手榴弹。毫不夸张的说,没有手榴弹做不到的,大到炸坦克大炮,小到小范围杀伤,手榴弹在历次战争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中国手榴弹的发展和世界潮流相向,例如在二战期间一直使用的是类似德制M24手榴弹的仿制版。解放后又生产出了有中国特色的67式木柄手榴弹,因为当时储备很大,以至于到现在还是官兵训练的主要装备。目前中国军队中现役的主力手榴弹主要为77-1型木柄手榴弹和82-2无柄卵形手榴弹。我们简单认识下后者,82-2手榴弹是钢珠手榴弹,在壳体内压缩有600多个钢珠,爆炸产生的碎片数量可以覆盖30m半径,这是非常恐怖的。但是这种杀伤力,还远未达到世界先进手榴弹水平,大抵在中等水平左右。
手榴弹投掷可不是简单科目,在军队中考核一般分为三个等级。投掷距离在30以上为及格,35米以上为良好,40米以上则为优秀。当然如果战士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投掷距离可以达到50米可授予投弹能手称号。普通战士投掷手榴弹的水平大抵在45米左右,不过也有个例,在我军部队中就有这样一位战士宋福旦,他曾创造了102米的最远投掷记录。在实战中,超远距离的投掷其实意义不大,因为引信延迟时间只有3.5秒左右,距离太远很可能在空中爆炸,无法到达目标区域。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国内抗日神剧中手榴弹的演绎,一句话概括"太过荒谬"。就拿"手榴弹炸飞机"这一场景来说,不是编剧有妄想症就是把敌方飞行员当白痴。简单来说,飞机的飞行高度一般都在上千米,即使有时需要贴地飞行也在百米以上,持续时间不过几秒钟而已。我们假设成理想状态,菜鸟飞行员意外飞到100米高度,又恰巧碰到的是中国宋福旦。注意投弹能手宋福旦创造的102米记录是水平投掷,而炸飞机需要的是垂直投射,达到102米几乎不可能。同时飞机在高速飞行,能砸到的概率几乎为零。可想而知"手榴弹炸飞机"不可能,这种场景只能出现在抗日神剧中。
既然投掷手榴弹难度这么大,那么什么样的投掷姿势,可以将手榴弹扔的更远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涨涨知识。手榴弹不同于铅球,如果投掷出现意外很可能造成惨状的事故。在部队训练场上,经常会遇到新兵出现这样的尴尬。投教练弹的时候都生龙活虎,但是一拿到实弹腿都不自觉哆嗦。举个简单例子,普通手榴弹的爆炸范围在6米左右,但是杀伤力可以达到30米。也就是说,你得保证扔出去30米才不会出现意外,或者及时找个掩体,这样产生的冲击波或碎片才不会对投掷者产生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