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日媒曝解放军研发特殊保护涂层 激光将再无用武之地

军迷圈

关注

文|微军事

日本《航空朝日》近期报道,解放军可能研发出一些针对激光的保护涂层,能让激光武器在战斗中无用武之地。在电影《星球大战》中,我们能够发现偏导护盾主要有能量护盾(也称射线护盾)和粒子护盾两种,前者用于防御能量、射束攻击,后者用于抵御物理攻击和禁止物体通过。现实版偏导护盾到底有没有呢?答案是它已经出现,使美国武装力量的激光武器对中国军队不会造成太大威胁。解放军的研究人员可能研发一种特殊的保护涂层,通过对激光束进行偏转、散射甚至反射回激光源,从而避免伤害。

图注:美国空军的非致使性定向能武器--主动拒止系统

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研究人员一直在致力于研发这样的涂层,估计一些可能已投入应用。因此,五角大楼计划在“庞塞”号两栖舰上部署“改变游戏规则”的激光武器,无论激光武器有多强大或破坏性有多强,都是由光构成的,因此从理论上讲,都是可以用各种材料偏转它。经过广泛的研究,中国科学家最终通过处理抗激光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从而精确地控制对激光的反射或吸收量。

图注:“高能激光机动发射车”概念图

根据美国空军的定向能武器(DE)研发计划,它们将投资4900万美元,历时7年时间,在圣安东尼奥西南研究所的沙漠地区进行相关学术研究、实验室试验和野战条件下的测试,主要试验项目包括控暴剂(RCA)、宽带光源(BL)、声波武器(AS)、钝感弹药(BIM)等多个领域,解决上一代“主动拒止系统”存在的大量技术问题,保证能够永久性的安装在潜在的不安全地区内。近期,美国空军生物效应研究机构表示,为防止其他国家使用这些定向能武器对付美国,美军必须了解遭到攻击的士兵可能发生哪些奇异的身体反应。

激光包括激光武器都是通过在目标的敏感点(如导弹的制导系统或飞机的引擎)上聚集大量的能量产生作用,一旦大部分能量被反射回去的话,再强大的激光武器都会沦为一具无害的火炬。但是,该技术目前仍然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原因在于任何人为的涂层都只能应对某些类型的激光器。如果涂层与反射激光明显不匹配的话,光束仍然可能烧穿涂层,损坏或破坏目标。不过,研究者通过分析该激光武器系统的大小、功耗、主要成分和激光的产生方法等,从而能猜测并确定激光束的性质,进而选择适当的涂层来加强敏感地方,使其有了抗激光护盾。

根据美军的最新研究成果,非致命性定向能武器的辐射效果可以使人体发生分子级的变态反应,这些生物效应可以运用到攻防两端,具有相当广阔的军事用途。具体而言,这些生化反应就是人体蛋白质、染色体和代谢体在受到无线电波和高能微波等定向能武器攻击后的变态反应,可以肯定的是,扰乱人体DNA虽然不能杀死敌人,但是能有效阻止敌人的进攻,这就是所谓的非致命性。

图注:固定式主动拒止系统

美国空军表示试验可能涉及人体和动物试验,虽然这将违反美国国防部的规定,但是仍将努力寻求国防部的批准。其实早在冷战期间,美国使用人体进行过神经毒气试验、迷幻药试验、以声速跌落时的求生试验,大约2300名年轻人充当小“豚鼠”,成为试验生物武器疫苗的志愿者。据这些志愿者后来回忆,他们接种疫苗后,经历了高烧、打颤和其他各种疾病的折磨。因此,使用人体进行定向能武器试验对美军而言应该不成问题。据介绍,这种尖端保护涂料的研发成本远远低于研发激光武器本身。从许多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来看,研究人员采用各种材料作抗激光涂层,如各种金属、稀土、碳纤维、银甚至钻石。经过加工处理成粉末后进行不同的测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