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就是因为当年当了裤子勒紧了裤腰带,才把原子弹搞了出来

军迷圈

关注

文|玖愿

半个多世纪前的1964年10月16日,全世界都被罗布泊的那一声巨响所震动。

中国成为了继美国、苏联、英国 、法国之后,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同时,中国政府郑重承诺: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那天也是原子弹研制成功中不可替代的一个角色——钱三强院士51岁生日。

钱三强

1913.10.16—1992.6.28

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中国大地上,这前所未有的爆炸后面究竟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秘密呢?

原子弹爆炸时的火球和随即升起的蘑菇状烟云

1

毛主席心中酝酿许久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一直被笼罩在核恐吓的阴云中。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为了挽回战局,多次企图对中国使用原子弹。

1951年,诺贝尔奖获得主约里奥·居里(居里夫人的女婿,法国共产党员)让从法国回国的中国科学家传话给毛主席:“请转告毛泽东,你们要反对核武器,自己就应该先拥有核武器。”

1952年,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他下达命令,将携带核弹头的导弹秘密运到日本的冲绳岛,为向中国发射核导弹而做准备。

毛主席意识到:为什么美国当权者动辄就要向我国进行核威胁?就是因为我们中国没有核武器。

1955年,毛泽东专门召开了会议研究原子能事业,他开门见山地对李四光、钱三强等人说:

“今天,我们这些人当小学生,就原子能有关问题请你们来上一课……”

会上,钱三强用最通俗的语言,阐明了原子弹的基本原理;而李四光,则带来了一块铀矿石,做了用仪器探测铀矿石的操作演示。

最后,毛主席作出了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原子弹的决定。

当时中央对研制原子弹的指导方针是:

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外援指的当然就是苏联。

中国开始了研制核武器的艰巨而又伟大的征程。

2

赫鲁晓夫的态度:翻脸不认帐

1956年,毛泽东对来访的赫鲁晓夫提出,苏联能否在制造核武器方面给中国以援助。

赫鲁晓夫每次都是以搞原子弹要花费很多钱,有苏联的核保护伞就行了,中国不必再搞为借口,搪塞过去,没有同意。

毛泽东与赫鲁晓夫

中苏两国经过多次谈判,于1957年10月,中国和苏联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协定,此项协议主要内容是援助中国研制原子弹。

但是,好景不长,苏联援助中国研制原子弹的协议,只执行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出现了大问题。中苏两党出现政治分歧,并进而扩大到国家关系的恶化。

1960年7月16日,苏联完全撕毁了协议,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

1960年8月23日,苏联将在我国核工业系统工作的200多名苏联专家全部撤走回国,并且把重要的图纸资料全部带走。

特别严重的是,苏联原来援助中国建设的核工厂,有的建设了一半,有的还未完全建成,苏联停止向中国提供原来订购的配套设备。

在此严峻形势的压力下,毛泽东发出:只有一条路,自己动手,自力更生搞出原子弹的口号。

3

就是当了裤子,

勒紧裤腰带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

中苏关系破裂后,研制原子弹的困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60年代初期的中国,自然灾害使国家经济严重失调,财政相当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耗费人力物力的原子弹研究还应不应搞下去,出现了争论。

中央领导对此进行了多次讨论,周恩来和陈毅、贺龙、聂荣臻、叶剑英等老帅,坚决主张继续。

当时,陈毅有一个代表性的说法:就是当了裤子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林彪当时在召见研制核武器的科技人员谈话时,也有一句鼓励的话:就是用柴火烧,也要把原子弹烧响。

最后,毛主席亲自拍板,研制原子弹还是继续进行。

远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基地,那里驻扎着百万大军和科研人员,他们的条件十艰苦,水比石油还要珍贵!

在基地生活,大家都很自觉地节省用水。每天基地只提供一盆水,早上洗脸刷牙,中午擦身,晚上洗脚,人用完了还要存起来做工地用水。哨所里的战士把洗过脚的水沉淀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就用来蒸馒头。

冬天的罗布泊最低气温达零下30摄氏度,而夏天的罗布泊地面温度达50多摄氏度,鸡蛋放上一会就熟了。

最难预料的是突如其来的十级以上大风沙。沙尘暴一来,那沙子可以把汽车表面的油漆打光,把挡风玻璃几乎打碎。

帐篷随时都会被大风吹走

在三年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更是雪上加霜。在罗布泊每人每月的粮食供应仅10公斤,且几乎没有副食,曾经出现过断炊的问题,罗布泊本来植物就很稀少,可以吃的如榆树叶、沙枣树籽,甚至骆驼草,几乎都被他们拿来充饥。

但是,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工作却出现了奇迹,科研人员热火朝天,没有灰心丧气,没有消极沉闷。

每天在食堂都吃不饱,肚子饿了,有的人挖一勺古巴黄色糖冲一杯糖水;还有的人拿出伊拉克蜜枣,含到嘴里。

中国人勒紧裤腰带研制出原子弹

当时的国防科委主任聂荣臻,号召全国征粮,说:“我们的科技人员太苦了,他们能不能活下来,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

如此忍饥挨饿的人把原子弹搞出来。

有了他们艰苦奋斗的闪光精神,才有我们今天的强大中国。这难道不是奇迹吗?

4

蘑菇云腾空而起

1964年9月,在新疆罗布泊戈壁深处,原子弹试验基地平地矗立起一座102米高的铁塔。

原子弹矗立在铁塔上待爆炸

10月14日,核试验现场总指挥张爱萍最后一次往北京打电话,向周总理报告:

“最后安装工作已经结束,请指示。”

周总理平静地说:“中央批准零时定在15时,祝你们成功。”

10月16日14时59分40秒,主控站操作员按下了启动电钮,顿时,金光喷发,火球凌空,蘑菇云腾空而起……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了!震惊了整个世界。有力地打破了美苏等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而此时,富有讽刺意味的是,扼杀中国核工业的赫鲁晓夫则被他的同伴赶下了台。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如今,罗布泊的硝烟早已散去,在那个只讲奉献的年代,数百万人参与了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工程,无论是像钱三强、邓稼先等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还是那些默默无闻者,甚至为此献出宝贵生命的普通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去敬仰和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