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国产航母进展神速!全身绑白色绳索,开始一项重要作业

军迷圈

关注

文|利刃军事

航母的建造过程,始终牵动着每一个关注国防的人们的心弦,就在前天,最新的一张航母建造图片被发表在了网络上,人们纷纷关注于航母的桅杆顶上,被安装上了364“海鹰”对空/对海搜索雷达(也就是人们俗称的顶板)。这一雷达目前普遍的被应用于我军的几乎所有驱护舰上,是一款多用途、全天候、高性价比的优秀雷达。

但在雷达安装之余,笔者还注意到,从航母甲板上,还垂下了许多白色的线,这些线按照一定的距离间隔,从航母甲板上一直垂到了水面,根据此前舰艇建造的规律,笔者猜测,这是航母在进行建造过程中的消磁作业。

我们知道,使用大量金属建造的舰艇是有磁场的,且由于不同的建造时间和不同的金属材料,每一艘舰艇都是有其独特的堪比“指纹”一样的磁性特征。因此,不论是磁性感应水雷,还是水下敷设的磁性探测器,都会通过每一艘舰艇独特的磁性特征,来判读和识别以及进行攻击,这就需要在舰艇的建造过程中、服役过程中、巡航归来时甚至规定时间段内进行消磁处理,用以提高舰艇的磁性防护能力,防御磁性感应水雷等水中磁性武器的攻击和被磁异常探测器发现,保障舰艇的航行安全。新造和修理后的舰船,以及使用一定期限的舰船都要进行消磁。最早使用消磁技术的是英国海军二战初,德国人制造的磁性水雷让英国战舰吃了不少苦头,后来,英国人搞清了磁性水雷的灵敏度,于是采用消磁这种方法来躲避磁性水雷的攻击。

因此,在大连造船厂正在建造的航母进行建造过程中的消磁,也就不足为奇了。通常情况下,舰艇的消磁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固定绕组消磁法,其用于补偿舰船的感应磁场,由舰船自身携带并敷设的固定消磁绕组进行,感应磁性磁场一般在舰艇内部辐射消磁绕组。因此,感应磁性磁场的消磁我们通常是看不到的;第二种是临时线圈消磁法,通常用于抵消舰船的固有磁场,由建制内的消磁船和消磁站执行。消磁站或船配有消磁发电机组、消磁线圈、磁场检测设备、控制装置等。一般要把消磁电缆按规定缠绕在被消磁舰船的船体上,通电消除磁场。通常消磁站会在海军大型基地附近,由好多“门”式的建筑连续组成。而我们经常看到的某些舰艇被“五花大绑”的景象,通常是由消磁船在海上进行消磁时会出现的场景,消磁船运用比较灵活,可以在相对平静的港湾的舰艇锚地进行,也可以在舰艇码头上进行。

不仅仅是水面舰艇,潜艇也会进行消磁作业。钢铁制造的潜艇,会产生磁场,反潜巡逻机就可以使用磁异探测器搜索到潜艇,从而让潜艇暴露在航空火力的打击之下。虽然核潜艇的速度远远高于常规潜艇,但比反潜巡逻机可是要慢多了,一旦被反潜机的磁异探测仪锁定,那么核潜艇就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因此,我们经常会见到潜艇在出航前和出航归来后进入消磁站进行消磁作业。

消磁的事情别看小,但却是事关舰艇安全的大事,航母今天的消磁作业,恰恰说明了我国的航母依然在稳步推进中。(利刃/东风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