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打天下第一 这款超级战机靠这一招能击落美军F22

军迷圈
文|毅品文
笑傲江湖里面令狐冲为了拖住田伯光救恒山派的小尼姑,故意玩了一个花招,骗田伯光说自己坐着打天下第二,仅次于东方不败。田伯光果然上当,陪着令狐冲坐着打了一场。其实,在空战界,也有这么一种飞机,“坐着打,天下第一”,站着打可就不好说了。这何为“坐着打”又何为站着打呢?

(米格25可谓以快制慢,反正没对手能飞3马赫去陪着玩)
战斗机从二战以后全面进入喷气式时代开始,超音速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基本主流的战斗机的速度轻轻松松都能上2倍音速。有些甚至可以达到3倍,比如米格25这种能突破热障的家伙。但是二代机一味的强调更快,更高已经不适应世界空战的发展了,中低空的高机动性,高敏捷性才是三代机的主要指标。这主要是美国人研究了二战后的绝大多数空战,研究和总结空战数据发现了,其实大多数空战都发生在低空,和高亚音速阶段。高空超音速空战非常罕见。飞的快,飞的高并不代表空战能力强。于是三代机不再片面追求高空高速。而“坐着打,天下第一”的F/A-18E/F多任务战斗攻击机也就是超级大黄蜂就诞生了。因为其本身气动就决定了超级大黄蜂在低速区有很好的能量特性,低速大迎角升阻比很高。可以快速回复能量。也就是说哪怕你是空优战机,到了低空低速阶段一样会被超级大黄蜂击败。甚至超级大黄蜂的特殊型号电子战版的咆哮者可以在演习中击落F-22。

(原本的F/A-18C/D大黄蜂逐步退役,由F-35顶上)
超级大黄蜂这是个听起来很神气的名字,其实它也是美国海军的老兵了,今天的美国航空母舰编队的的主力就是它。它是F/A-18大黄蜂的升级版。由F/A-18C/D发展而来,E型为单座,F型双座,这可不是一次小小的升级,为什么这么说呢?请让我慢慢解释给你听。作为一款美国航空母舰上的主力舰载机,以前的大黄蜂,有着优良的可靠性和维护性,加上生存能力强的特点,很受飞行员的欢迎。自从2006年F-14雄猫战斗机退役之后,大黄蜂就必须独自挑起了美国航空母舰的防空和对地攻击两个大梁,开始执行更多的任务。这时候就显得力不从心了。那怎么办,老规矩,升级呗!套用一句美国海军发言人的话“F/A-18E/F是美国近几十年来少有的按时、按质、按价完成研制的战机,海军对其性能也很满意。”

(F-14雄猫战斗机退役后,超级大黄蜂连制空任务都得扛)
其实早在1984年F/A-18A成为它的正式编号开始。大黄蜂这个名字就一直伴随这这家美国海军的舰载机不断的升级。到目前为止,F/A-18共有9个型别,F/A-18A为基本型,是一种单座战斗/攻击机主要用于护航和舰队防空;如果换装部分武器后即为攻击机,可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当然大黄蜂既有单座的,也有双座的。比如出口加拿大的编号为CF-18A,出口澳大利亚的有F/A-18A/B,出口西班牙的编号为EF-18,还有一种供出口用的多用途岸基型为F/A-18L型。这是当年诺斯罗普公司在没有订单的情况下自行研发的F-18陆基型,由于不需要上舰,该机比舰载型更轻盈,性能也更优良。因为其具有大攻角性能。大黄蜂由于不要求速度达到2马赫,所以就不需要使用复杂的可调斜板进气道,而是使用简单的D形进气口。这也是区别大黄蜂和超级大黄蜂的一个重要识别方式。因为超级大黄蜂采用了隐身外形设计,进气道改为方形CARET进气道,非常容易识别。不仅如此,超级大黄蜂还增加了外挂点用于携带其他燃料箱或空对地武器,增加了混合空对空或空对地武器的灵活性。美帝没有修修补补的需要,理论上原来的大黄蜂换F414发动机和相控阵雷达,就能对付别的国家的多数三代机了。但是人家美国海军不差钱,宁可买新造的超级大黄蜂。

(F/A-18E/F超级大黄蜂)
结果新造的超级大黄蜂的最大起飞重量已经快30吨了。F14,F15这样的重型战斗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也不过30吨出头。超级大黄蜂已经从中型战斗机升级为重型战斗机了,至少从重量上已经够重了不是吗?而且电子设备也全面改进了,加上了主动相控阵雷达和新型火控设备,不过价格自然水涨船高。一架F/A-18E/F已经突破8000万美元了。这个“坐着打,天下第一”的战斗机在低空亚音速段确实是无敌的,这点F-15和F-16的飞行员都确认过,但是你首先得让敌人愿意跟你在那个速段玩“坐着打”才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