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台陆军“锐鸢”无人机队移编海军 退役将领:“女儿给土匪抢了”

军迷圈

关注

文|中国军网

原标题:台陆军“锐鸢”无人机队移编海军 退役将领:“女儿给土匪抢了”

在台湾空军防空导弹指挥部成军后,配备“锐鸢”无人机的台湾陆军战术侦搜大队于近日正式移编台湾海军,开始担负出海侦照台海附近不明船只,传回实时影像协助辨认的侦照任务。对此,台军将领称预算这样花、战备这么混,战力就是这样衰退的;更有台军将领形容这是“辛辛苦苦拉拔大的女儿给土匪抢了”。

“锐鸢”无人机早期主要用作炮兵观测

台军配备“锐鸢”无人机的陆军战术侦搜大队

台湾陆军是在2010年以“锐鸢项目”为名,编列预算35.58亿新台币(下同),采购8套原名为“中翔二型”的“锐鸢”无人机系统,并在台湾陆军特战指挥部下成立侦搜大队,于北、中、南、东共部署32架“锐鸢”无人机。

当时,台湾陆军采购该系统的建案目标是“陆军司令部为建立台湾周边海域目标侦搜、辨识与追踪能力,参酌先进国家建军发展趋势,规划建置无人机飞行载具系统,以提升地面防卫作战侦搜能力,期有效执行目标获得、监控、定位及多元情资侦搜等任务”,但其实主要是用作炮兵观测使用。

不过,近年来台湾陆军“锐鸢”无人机增加任务范围,系统进驻到北中南东军用机场,建设专有营舍,拨出机棚,接受“国防部”情报次长室指派,机动升空协助出海确认海上不明目标辨识,以节省台湾空军战机升空执行相关任务的频次,台湾陆军近期还在为某些驻地无人机队的生活设施进行招标。

但近来台“国防部”参考美军规划,以无人机的小、中、大型,分配给台湾陆军、海军与空军使用——小型的“红雀”无人机由台湾陆军、海军陆战队使用,中型的“锐鸢”无人机由台湾海军指挥,而最大型的“腾云”无人机未来则配属给台湾空军。

台湾陆军战术侦搜大队所属“锐鸢”无人机队正式移编台湾海军后,先是举行了军种监交会衔典礼,除少数原陆航飞行军官尽速办理回本军外,其余人机一同移编台湾海军。未来,大队部可能设置在屏东机场,其余分遣队仍进驻在北中南东各地军用机场。

台高层对无人机潜力越发重视

台湾海军陆战队响应当局关于采购自己生产军备的号召,率先采购中山科学研究院自制的”红雀“无人机系统(UAS)。

台“国防部”宣称,“锐鸢”无人机平时在本岛除花东地区之外,其余均受限于空域与国际航线,几乎无法实施飞行训练,但往海上推移就不同了,可充分运用此型无人机超长的作战半径600公里。

同时,台湾陆军侦搜大队多次执行台军联合情监侦任务,唤起了高层对于无人机潜力的重视。尤其对海上不明船只的监控,过去需要派机舰随伴航行,搞得人仰马翻,现在只要几个人动动摇杆,日夜全天候监控,回传的影像,清晰又实时。台湾海军前司令陈永康、李喜明为首,曾经力主要建立海军无人机部队,并以战备急需,先以有限经费为海军陆战队采购了“红雀”小型无人机。

台军宣称,“红雀”无人机是消耗性装备,材质普通,科技层次也不高,但编制在陆战队营级绰绰有余。“红雀”以手掷起飞,降落时飞机直接砸在草地、沙地或水上,任何部位损毁,都可简易直接更换零附件。重点是,台湾陆战队采购的小型“红雀”无人机,地面导控设备与中型的“锐鸢”机,其实是兼容的。

台湾海军“茄比”级“海狮”(左)与“海豹”(右)潜艇

台退役将领:战力的衰退,就是这样搞的

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和“国防部长”(左一)视察海军陆战队,观看 自制的”红雀“无人机系统(UAS)。

岛内媒体报道称,中山科学研究院公布的“锐鸢”无人飞行载具系统诸元显示,包括载具、地面控制中心、地面控制站、起降操控台等装备,载具起飞时需要300米跑道,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180公里、最大滞空时间10小时、最大飞行半径600公里、最高飞行高度4572米。

对此,台湾海军退役中将李晧认为,对海军而言,这种遥控距离仅及于近海的飞行侦搜器,在滩岸决战前,一无所展,而滩岸决战则因无航控据点、无作战链联结,仅聊备一格。“国防预算”这么花,战备整备这么混,令人深思。

台“国防部”规划将中型的“锐鸢”无人机移拨海军,主要考量是增进海军掌握台湾周边海域动态的能力。因“锐鸢”无人机拥有较长的滞空时间,侦搜海域也较广,但成本相对低廉。移编前一年,台湾陆军战术侦搜大队已进驻各地机场,开始接受“国防部”指派,出海进行不明舰艇侦搜。

台湾海军“沱江”舰

不过,李晧透过脸书留言评论说,为什么不看看当初研需案和作需文件,如今移编,当初需求的必要性,对陆地防卫的地面作战,如何满足越地平、地障的侦搜?战力的衰退,就是这样搞的。

前台湾陆军南测中心指挥官张俊达也留言称,原本是为地面侦查设计的移给海军?人从陆军抽,在陆军训,在陆军成军,他形容这是“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给土匪抢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