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空中拼刺刀”的血性胆气是什么?请看“东部英雄群像”之“王海大队”

军迷圈

关注

文|东线瞭望

新中国成立之初,新生的中国空军就不得不面对美国空军在朝鲜和我国东北边境的挑衅。他们不畏强敌,迎难而上,用“空中拼刺刀”的精神,创造了空战史上的奇迹。在这些英雄和英雄部队中,王海和他的“王海大队”无疑是佼佼者。

历经战火,击落击伤敌机29架;英雄辈出,涌现王海、孙生禄、焦景文等赫赫有名的战斗英雄和特等功臣;满载盛誉,1991年5月,被空军授予“模范飞行大队”荣誉称号......

《东部战区特色战斗文化巡礼》栏目,带您一起领略东部战区特有的血脉基因和谋战风采。今天,请跟随小编走进东部战区空军“王海大队”所在部队——

1、“王海”是谁?

▲王海(左)和焦景文合影

王海,生于1926年1月,1944年5月参加胶东抗日青年中队,194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6月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学习机械和飞行,历任学员、飞行员、飞行中队长、大队长、团长、师长、副军长、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司令员等职,空军上将军衔。

他指挥机智灵活,所领导的大队以英勇善战著称,两次率队入朝作战,与美国空军空战80多次,击落、击伤美机29架。

第一次入朝作战就击落击伤敌机15架,取得了15:0的战绩,所在的飞行一大队人人有战功,被誉为“英雄的王海大队”,并荣立集体一等功。

他作战机智勇敢,个人先后击落美机4架、击伤5架,先后荣立特等功、一等功各1次,1952年12月26日,空军授予他“一级英雄”荣誉称号,1953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及军功章各1枚。1957年获三级解放勋章。 2、“王海大队”满载荣誉

航空兵某团飞行一大队组建于1950年10月,先后两次入朝作战,在抗美援朝空战中,平均飞行时间只有十几小时的一大队飞行员在大队长王海的带领下,以“刺刀见红”的精神和曾经参加二战的美国王牌飞行员进行近距离空中格斗,共击落击伤敌机29架,创造了15:0的辉煌战果,涌现出击落击伤敌机8架的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王海;击落击伤敌机7架的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孙生禄,击落击伤敌机4架的二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焦景文,1964年9月被空军命名为“王海大队”。

在国土防空作战中,一大队转战大江南北,多次击落敌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空飘气球,并首创空军使用火箭击落无人驾驶侦察机的纪录。先后参加了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和国庆35周年阅兵等重大任务。

在新的发展时期,一大队两次在空军率先改装新机。先后参加了国庆50周年阅兵、“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等数十次重大军事行动和演习。1991年5月被空军授予“模范飞行大队”荣誉称号。大队组建以来, 3次荣立集体二等功,5次荣立集体三等功,27次被评为先进,1991年6月被原总政治部通报表彰为先进基层党支部,2006年1月被空军表彰为“先进基层单位标兵”,2007年6月被空军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先后有14人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2人荣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4人荣立一等功。 3、大队名片

队史——

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一大队组建于1950年,先后击落击伤敌机29架,涌现出王海、孙生禄、焦景文等多名战斗英雄。1964年被空军命名为“王海大队”,1991年被空军授予“模范飞行大队”荣誉称号,先后3次荣立集体一等功。

大队精神——

直面困难敢挑战!

直面责任敢担当!

直面强敌敢亮剑!

战绩——

抗美援朝战场上,大队飞行员在大队长王海带领下,以“空中拼刺刀”精神与强大对手空中格斗,取得辉煌战果。国土防空作战,一大队多次击落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空飘气球,首创空军火箭弹击落无人驾驶侦察机纪录。

战例——

1951年11月18日,朝鲜清川江畔,硝烟弥漫,一大队奉命迎击北犯之敌。机群到达清川江附近,发现低空有60多架F-84飞机盘旋活动。趁敌机未察觉,王海当机立断,率领6架战鹰忽然从6000米高空直扑敌机,连续猛攻。王海和僚机焦景文,各击落2架。4号机孙生禄1架敌机打得凌空开花,创造5:0辉煌战绩。 4、“空中拼刺刀”精神

他们搏击长空,

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迹。

“空中拼刺刀”精神,

在“王海大队”有着深厚底蕴。

60多年前,

“王海大队”组建不久即开赴朝鲜战场,

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

仅50多个小时就升空作战,

敢与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

飞行时间超过

1000小时的美军王牌飞行员正面较量,

从不会打仗到学会打仗,

从打小仗到打大仗,

一步步从胜利走向胜利,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战绩。

正是在这些战斗经历中,

凝聚了让敌闻风丧胆的“空中拼刺刀”精神。

它给对手在心理上的震撼,

正如当时参加的美国飞行员后来地回忆:

“他们好像要跳出飞机

和我们近身格斗似的”。

“空中拼刺刀”精神

是“王海大队”战斗精神的集中体现,

是“谜一样的东方精神”的生动注脚,

也是激励一代代空中骄子

矢志蓝天的宝贵财富。

在装备不断更新、

技战术水平不断攀升的今天,

官兵的血管仍然流淌着

“空中拼刺刀”的胆识气魄与血性豪气。

时间虽逝,精神永恒!

5、“王海大队”:不能创造辉煌就是失职!

盛夏时节,骄阳如火。“航空飞镖-2017”国际军事比赛正在紧张备战中。空军“王海大队”大队长青胜每次一走下训练场,准会带着飞行员进行复盘研究。

“立足最复杂、最困难条件,确保任何复杂天气条件都能实施精准攻击。”青胜介绍之际,记者留意到,“90后”飞行员朱鹏宇一直全神贯注。

朱鹏宇是“王海大队”最年轻的飞行员,这次随队参加,虽然没有架次安排,但他却一个环节不落地参加了研究准备全过程。

“给年轻飞行员创造条件锻炼,才能缩短人才成长周期,踩上打赢节奏、战场节奏。”教导员张杰告诉记者,部队担负任务重,要求骨干快速成长、快速担当。

育人先强己,青胜对自己要求更严格。竞赛设有游泳项目,而游泳是青胜的弱项。为补这一课,青胜几个月里反复练习跳水动作,身上多处被水拍得瘀青。

让青胜最感忧患的,还是战场上能不能打得赢。大队所在单位是空军最早装备三代战机的部队,装备上的优势曾让他们如猛虎添翼般傲立战斗力建设潮头。然而一次对抗竞赛中,他们与另辟蹊径的对手较量时却连尝败绩。

“装备的优势能不能成为胜势,学习研究至关重要。要打败对手,不仅要比对手学得更多,还要学得更快。”归建后,他们请兄弟部队飞行员上门介绍经验,请工厂专家讲授武器装备的全功能开发,全面反思部队在训练方法、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机析理,大步赶超。他们还把兄弟部队一弹命中靶标的视频截图制作成标牌,上书“这就是目标”5个醒目大字,悬挂在空勤楼前。

“不能创造辉煌就是失职,不能夺得第一就是失败!”青胜告诉记者,大队飞行员们的骨子里,都有着这么一股永不服输的拼劲。

在大队英雄榜上,记者看到今年6月刚被空军授予“矢志打赢先锋飞行员”荣誉称号的王立。王立曾在“王海大队”任副大队长。针对电磁干扰条件下某型导弹命中率不高的难题,他曾一连数月对海量视频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用放大镜一帧一帧看画面、一秒一秒算数据,最终将该型导弹命中率大幅提高。

从“王海大队”提升使用时,王立已经是空军第一个同时斩获“金头盔”和“金飞镖”的飞行员。几年的时间里,大队先后有7人次获得过“金头盔”“金飞镖”,在空军部队首屈一指。

“空中拼刺刀,拼的是胆识,拼的是血性!”一次跨军种对抗空战,对方也是强手,装备的飞机同样先进,而且他们已经对“王海大队”的战术战法进行了长达数年的研究。经过8个回合激烈对抗,“王海大队”最终以大比分胜出。

“虎狼逼出好猎手,对抗中胜队友,为的是将来在战场上打败敌人。” “金飞镖”飞行员宗永恒曾驾机飞越宫古海峡,护送轰炸机突破第一岛链深入西太平洋训练。在他眼里,训练中低空飞到最低、载荷飞到最大、实弹打到边界、远海飞到尽远,才能掌握未来制胜的先机。

“在大队,一切靠实力说话!”青胜介绍,大队里任何一名飞行员都可以担纲领衔,统筹调配相关资源。每次训练结束一下飞机,放下装具包就打开电脑包,已经成了飞行员们的习惯性动作。他们逐个动作研究分析,总结优劣得失,不断提升技战术水平。

造血更输血。记者了解到,在这次“脖子以下”改革中,“王海大队”一次性就给兄弟单位输送优秀骨干飞行员5名。

新一代飞行员正带着“王海大队”的英雄血性,在强军征程上昂首阔步。

您所在的单位是“英模单位”吗?欢迎投稿(dbzqxcj@163.com),将光荣的单位介绍给更多战友!

资料提供:尚方、卢维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