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湖号补给舰:比肩美国,却暴露我军秘密!

军迷圈
文|全球大视野
众所周知,中国海军近十年来飞速发展,特别是一大批新型舰艇的服役,使建设一流海军的目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随着大量舰艇服役,海军编队远洋航行的补给就成为重中之重。因此要想使海军真正走向深蓝,必须装备大型补给舰。近日《中国之声》报道,中国首艘901型补给舰“呼伦湖”号于9月1日加入海军作战序列。“呼伦湖”号补给舰是中国自主研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综合补给舰,为中国海军航母编队、远海机动编队远洋航行提供海上伴随补给。因此该舰也被成为航母编队的专职“奶妈”。

“呼伦湖”号长约240米,宽约32-34米,至少已服役903型补给舰的1.5倍,其满载吨位将近5万吨,远超3万吨的“青海湖”号和日本的“磨周”级补给舰,仅比美国海军的“萨克拉门托”级补给舰略小。
作为“航母奶妈”的“呼伦湖”号补给舰,是亚洲吨位最大的综合补给舰。该舰可满足航母编队的油料、弹药、粮秣等综合补给需求。据报道,该舰可装载2.5万吨燃油,相当于给这艘船加满一次油要1.7亿人民币;可携带1800吨弹药,相当于1200红旗-9或者600枚鹰击-12;可携带400吨冷藏食物,相当于航母编队10天补给,还可携带250吨其他货物。该舰采用新型海上补给系统,包括横向干货补给、横向液货补给和纵向液货补给系统,可担负舰队远洋伴随补给保障任务。海上补给系统是海军补给舰的核心装备,该系统难度系数高,特殊要求多。因此,该系统研制成本高,难度大。“呼伦湖”号综合补给舰的入列,标志着我国成为掌握了这套系统的少数国家之一。

美国海军强大,是因为海军特混编队可以游弋在世界任何公海,其航母与大型综合补给舰配备通常是1:1。美国海军在作战时,大型补给舰满足航母编队的各种需求,保证战场上打得赢。在其作战后,大型补给舰即刻对航母编队进行油料、弹药等物资进行快速补给,便于其进行后续作战。因此大型补给舰的补给能力,决定着航母编队的作战范围,更决定着海战的成败。长期以来,海军后勤保障能力弱,一直是困扰海军走向深蓝的核心问题。“呼伦湖”号补给舰的服役将改变这一局面。

中国海军“辽宁”号航母编队要想走向深蓝,必须要拥有能够持续为航母编队提供食物、燃料和其他物质的补给舰。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建造“呼伦湖”号这样的大型补给舰。据报道称,“呼伦号”补给舰的载油量,可为6万吨的“辽宁”号航母提供3.3次满载燃油,这就把“辽宁号”航母的作战半径拓展了两倍。目前,“辽宁号”航母的理论作战半径为2500海里左右。如果“呼伦湖”号补给舰加入航母编队,那么“辽宁号”航母的理论作战半径提升到7500海里。

“呼伦湖”号补给舰的服役,补齐了中国航母编队执行远洋作战任务时的最后一块短板。有关专家透露,中国第二艘航母未来三年即可服役,第二艘“呼伦湖”号的补给舰也将在这一时段服役。中国不像美国拥有遍布全球的海军基地,这就需要更多的大型补给舰装备中国海军,以保障中国航母编队走向深蓝。
只有大型远洋补给舰的数量得到有效补充,才能使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水平真正得到保证和提高。“呼伦湖”号补给舰的服役,标志着海军远洋保障能力跃上新台阶,对于完善海军装备体系结构、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