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李云龙教连长那样带兵,战士就完蛋了!!

军迷圈
文|军路
前段时间,中印边境发生一起边防军人肢体冲突事件,双方互掷石块。
我解放军战士素质过硬,特别是解放军小哥那完美的一脚侧踹,直接将正准备投掷石块的阿三干翻在地……
那幅经典的动态图,也在国内社交媒体疯传。印度专家看不下去洗地称,“视频不真实”“中国解放军会功夫”。
解放军战士踹阿三的视频截图。
从我军战士简单的健步上前侧踹的整个处置动作看,便可见中国边防军人素质过硬,训练有素。
一
部队是打仗的,是执行特殊任务的,如果平时连打架都打不赢,战时还谈什么打胜仗呢?!
习近平主席主持军委工作以来,多次强调指出: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
血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就像狼,一匹狼如果生活在野外,在大自然食物链的历练中,才能学会生存法则,拥有狼性。
相反,一直生活在动物园被人工饲养的狼,虽然依旧是狼的外貌,但骨子里却少了狼性。
带兵,就是要野一点,要把兵带得像野狼一样嗷嗷叫,说大点这是对国防和军队的认真负责,说小点是作为一线带兵起码的履职尽责!
二
兵,要有血性,不能当口号喊一喊,而要真抓真训真培育。其实,部队培育血性的课目有很多,譬如近身格斗、搏击、刺杀操等训练。
随着军队的信息化、机械化以及高尖端装备的列装,除特种部队、侦察部队等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外,常规部队越来越疏忽对近身格斗的训练。
这或许和PLA的《训练大纲》没有这方面的训练安排、考核标准和细则,有很大关系。加上很多单位,考什么训什么,一些不考核的课目就变得“不重要”。
以改革前,我所处在的一线作战部队为例。训练这些课目的时间,一般在军训的时候、作课目示范的时候,以及开训动员的时候,平时几乎不训练。
两人对打、打擂搏击训练则更没有了,虽然学会了格斗擒敌动作,但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实战对抗训练的招式,很难在真打实打中运用自如。
打人先学挨打,打仗先练打架!让军人有血性、有本事,基础的擒拿格斗的课目必须捡起来,要利用专门的体能时间进行训练,且要适当展开实战对抗的摔打训练。
三
带兵不能宠,更不能哄。当下,随着各级强调以人为本越来越多,打骂体罚更是视为一条高压线,带兵人稍有触碰,轻则处分、调离岗位,重则脱下军装。
科学带兵、依法带兵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有的领导“把经念歪了”,消极保安全。我们常看特种兵,几乎每一部片子中都有看似“体罚士兵”的行为,当时大家都觉得:当兵就应该严格训练!
可真到现实中,就不是这个样子了。说一说,我和身边带兵人的亲历的几件事。
新兵答“到”声音太小,每次提醒都记不住,李班长一气之下,罚他大声喊50遍,结果刚好有领导过来看新兵,班长受到了严厉批评;
穿戴防毒面具训练,熟悉动作要领后,一般卡时训练,超过时间的,班长会罚他戴着防毒面具在篮球场跑一圈。孙班长这么训练的时候,不巧被来检查的副师长看到这一幕,结果孙班长被罚戴着面具跑了10圈;
熄灯前,新兵端一盆热水到排房给班长泡脚,结果撞上检查的教导员,班长被批“小班长大架子”;因为此事,该班长开会时被多次点名;
现在还听说,有的新兵连入营必须有“几个一”:吃饭、洗澡、打洗脚水都有细则规定。想想真是呵呵了,这是来当兵,还是来当爷啊?!
四
写到这里,我想说:一线带兵人,真不能惯着新兵!
战士是要上战场的,如果一点本事没有,一点血性没有,还上毛子战场?还谈什么能打仗、打胜仗??
一线带兵人,需要有担当,掌握好训管尺度,严格组训、科学施训,不能因为上级强调的多,而借口撂挑子,当“甩手掌柜”。
当然,领导也不能小题大作,乱贴标签,随意否定带兵人简单有效的管理措施,挫伤一线带兵人带兵的积极性。
要不然,以后带兵,真的要像《亮剑》中李云龙教连长的那样——
“以后遇到笨的、遇到不听话的战士,跟他说老哥求求你啦,老哥给你跪下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