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一款东风导弹非常落后,如今再拿出来试射或有大变化

军迷圈

关注

文|小飞猪观察

 

近日,据外媒报道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在8月23日试射了一枚东风-4弹道导弹。东风4导弹是我国第一款远程战略导弹,最早设计的时候已经具备了4000公里的射程,后来经过改进射程到达了7000公里,按照洲际导弹的超过8000公里的定义,我国的东风4已经是属于准洲际弹道导弹了。

根据资料显示,该型导弹是一种采用可储存液体燃料和捷联式惯性制导系统的弹道导弹,可以携带一枚重2200公斤的300万吨级当量热核弹头;或使用多个分导弹头,每个弹头当量约5~10万吨。

在整个80-90年代,东风-4导弹制造数量达到数百枚,但随着冷战结束,这种弹逐渐不再是解放军第二炮兵的主力弹种,开始慢慢淡出人们视野,美国人估计目前实战部署的该导弹仅有25枚左右,其他大量导弹处于洞窟封存状态。

毕竟是中国的第一款远程弹道导弹,他为中国的安全事业开启了征程,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因为刚刚起步的武器,他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

首先该导弹的发射准备时间要60分钟到120分钟,这么久的准备时间对于分秒必夺的现代化快速战争中,它的劣势就非常明显,如今我国东风31A能做到10分钟内发射,民兵3和白杨M都在10分钟内发射。

另外东风4的精度不够,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东风的CEP在1400~3500米,同样是我国的东风31他的CEP只有不到300米,俄罗斯的白杨导弹做到了260米的精度。

在今年这个时候,解放军试射东风4导弹,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可能是一款经过改进,性能要更先进非常多的武器,甚至他可能经过多方的改良是一款全面经过升级的导弹,我们已经有好几款年限时间比较长的导弹在最近一两年以新的形式出现了。

2015年的阅兵仪式上,我国研制多年的东风5再次亮相,不同的是这次出现的是东风5B,显示它已经经过改进。今年2月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报》近日报道,中国进行了东风-5C洲际导弹试射,其携带了10个分导式弹头。

今年4月份的媒体节目中,出现了以前从未见到过的东风11AZT战术弹道导弹。目前中国的多种型号东风导弹均研制了改进型号以适应现代化的战争需要。

2016年2月央视曝光中国东风16导弹实弹射击画面,但是导弹弹体与此前曝光的东风16有较大差别,弹头带有尾翼,打击精度更为精确。央视同时曝光了战术导弹毁伤效果画面,无论是点杀伤还是面杀伤,场面都十分火爆。

在4月末,内蒙古四子王旗江岸牧场红格尔嘎查附近坠落了一段导弹残骸,有台媒称这是东风-26B型弹道导弹的一级火箭发动机残骸。这段残骸的落点在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是我国航天系统常用的返回舱回收地区和导弹一级分离的落区。

根据残骸上印有的“E/ADF-26B”字样,有台媒称这个“E/A”,很可能是electronic attack的首字母缩写,即“电子攻击”的意思,于是断定这也许是东风-26导弹最新改进版,可携带电子脉冲弹头。

从这些信息都能显示,我国已经服役几十年的洲际导弹都在不断的进行改良,此外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也在今年的八一阅兵上出现了新型的东风31AG。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