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辽宁舰的两种反潜机和预警机,比俄罗斯的更先进

军迷圈

关注

文|小飞猪观察

中国辽宁舰能够搭载36架战机,早期的配置中有24架歼15,其余的包括4架直-18Y预警直升机、6架直-18F反潜直升机、2架直-9C搜救直升机。

在这批舰载机中,歼15主司战斗,负责歼灭来犯的一切敌人,歼-15可以携带使用现所有国产精确打击武器,如霹雳-8/9、霹雳-12、鹰击-91、鹰击-8、KD-88远程空地导弹的对海上目标版本、飞腾-2型反辐射导弹以及“雷石”系列制导炸弹等,而且可以使用和俄制苏-30战斗轰炸机配套引进的各种俄制精确打击武器如Kh-59ME远程防区外空地导弹。由于载弹量大,还可以使用重型反舰导弹如国产的鹰击-62或俄制KH-41“白蛉”。制空对海攻击能力强大,目前已经停产。

由于辽宁舰采用滑跃起飞,不适合固定翼预警机起飞,所以中国通过对直-18为基础,升级改装研制出了直-18Y预警直升机,完全可以搭载在航空母舰等海上舰艇上,虽然性能上有欠缺和不足,但是比单纯依靠舰载对空雷达还是有很大优势的。这种情况在国外也有,比如俄罗斯的航母使用的是卡31舰载预警直升机。

直-18Y在机身尾门处安装了一部长1.8米、直径约0.8米、采用有源相控阵技术的柱状天线,重量只有不到200千克,可以通过液压装置进行收放,具备对空/对海搜索、警戒跟踪、目标引导等能力,可以对150~250千米范围内的各类海空目标进行探测和跟踪。

由于机舱内需要安装更多的电子设备,直-18Y 的机体重量更大,其设备重量可能会达到1500千克,满油状态下的作战重量将会达到12吨左右。直-18Y最明显的优势就在于其航程性能并没有因结构重量的增加而有所减少,仍然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作战范围和续航时间。

中国还有一款舰载机预警直升机-直-8AEW,其雷达天线可能使用合成孔径,位置在货舱后面,处于折叠状态,可能会在工作状态时会放下,以便360度旋转扫描。

我国实现了由机扫雷达向有源相 控阵雷达的跨越式发展,直-8预警机很可能直接采用了我国在“空警”-2000、“空警”-400上已经使用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由于我国在微电子工 业领域相对于俄罗斯有了更长足的进步,采用新型雷达的直-8预警机不仅仅在探测范围比卡-31更具优势, 在同时跟踪目标数量、引导能力、探 测精度和模式数量上大大超越。

这两款预警直升机使得中国可以不用在需要采购他国的预警直升机,对进口装备的依赖性大大的减小了,主动性增强了。

直-18F机头下颚处的大圆盘是对海搜索雷达整流罩,这个整流罩内有新型对海搜索雷达使得直-18F可以在任务海域进行360度“无死角”搜索。机腹中部有一个直径很大的圆形孔洞,很可能就是机载吊放声纳施放口,可以探深海的敌情。

在封闭的机尾舱门后还布置了4排8列小孔,估计可携带32枚声纳浮标,超过了美国SH-60“海鹰”直升机的25个,与吊放声纳组合使用能够准确定位藏身水滴的潜艇。机身中部左右各有两个悬臂式外挂架,能够轻松携带4枚反潜鱼雷或轻型反舰导弹。

直-9C其实是一种可执行搜索和反潜等多种任务的多用途直升机,同时还能执行侦察任务。直-9C型装备KLC-1型X波段水面搜索雷达、605型投吊式声呐(仿美国AN/AQS-13型)、12具被动声呐浮标、4具主动声呐浮标、1具海水温度浮标和1具海洋环境浮标。为配合浮标使用,直-9C型装备1部无线电接收器,允许在10千米范围以120千米/小时速度飞行时接收声呐浮标信号。

执行反潜任务时,直-9C可挂载2枚采用主动/被动音响引导、最大射程9.5千米的324毫米ET52反潜鱼雷(意大利“白头”A . 2 4 4 S鱼雷的仿制型)或“鱼”-7反潜鱼雷(美制MK.46的仿制型)执行反潜任务。携带的KLC-1型平面搜索雷达是一种X波段海上搜索和侦察雷达,主要用于搜索和跟踪水面舰艇,为发动超视距反舰巡航导弹攻击提供目标信息。当机载雷达探测到敌舰时,目标信息可通过数据链传回母舰,母舰的反舰导弹利用直升机发来的引导数据,执行超视距攻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