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绝技让造氢弹最便宜 最大爆炸当量为1500万吨TNT

军迷圈
文|小飞猪观察
环球往今天的一篇报道揭秘了造氢弹的技术有多难,以至于全世界只有联合国五常才拥有,文章提到引爆次级也比想象得难。它所要求的条件跟太阳内部环境类似:极高的温度和压力,是我们在地球上感受到的数百万倍,而核燃料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下持续足够久的时间才会发生聚变。
那么俄美中英法五国威力最大的氢弹爆炸威力有多大呢,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世界威力最大的炸弹是俄罗斯拥有的前苏联制造的炸弹沙皇。

俄罗斯“炸弹沙皇”爆炸当量5000万吨
其也称为“”赫鲁晓夫炸弹”。是一枚在冷战时期由苏联所制造的实验氢弹。“沙皇炸弹”之名即意谓着它是“炸弹之王”,因为它是人类至今所制造过所有种类的炸弹中,不管是在体积,重量或者威力上都是最强大的炸弹。
它的爆炸当量本来相当于1亿吨的TNT炸药,不过苏联当局忧心试爆后的核子落尘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外交纠纷,因此将核弹缩减为5000万吨的爆炸威力。
爆炸当时所产生的火球爆炸当时直径就长达4600米,远超过引爆的高度,所以火球很快地就席卷了大地;之后又几乎扩散到刚刚轰炸机投掷的高度,而且将近1000公里外的地方都还看的到。爆炸后的蕈状云宽达将近40公里,高达60公里,比珠穆朗玛峰还高7倍多;爆炸产生的热风甚至可以让远在170公里以外的人受到3级灼伤,爆炸的闪光还能造成220公里以外的眼睛剧痛与灼伤,甚至造成白内障以及失明。
至于整个爆炸连芬兰都能看得到与感觉到,因为造成当地房屋的玻璃破碎;爆炸所产生的暴风压力就高达每平方厘米21.11千克力,足足吹送了将近1000公里的范围。距离测试地点55公里外的塞佛尼殖垦地中所有木造或砖造的房屋全毁;数百公里内的木造房屋均全毁,只有砖造或石造房屋残留,但是都没有门窗与屋顶;爆炸后的电磁脉冲波足足造成了一个小时的无线电通讯空窗期;爆炸后所引发的大气扰动环绕了地球三次。将整个亚欧大陆向南推移了9毫米。
该弹原本总共生产了两枚试验炸弹,其中一枚发射试验爆炸之后,目前只剩下一枚存放在俄罗斯的博物馆中。

美国B41核弹爆炸当量2500万吨
B41核弹(MK-41)的爆炸当量本来相当于2500万吨TNT炸药,是美国有史以来制造的最强大的热核武器。在1960年至1962年之间,一共生产了约500枚B41核弹,到1976年开始服役。B41核弹的发展来源于1955年美国空军对于B类(10000磅)高产热核武器的需求。
1958年,B41核弹原型进入测试过程。B41核弹也是一种具备三阶段性爆炸的热核武器,共有两个版本,一个为“洁净”版本(铅包裹第三阶段)和“脏”版本(铀包裹第三阶段)。
这个是美国有史以来制造最强大的热核武器,在1960到1962年之间一共生产了约500枚B41核弹。

中国“神秘”型号1500万吨
1976年11月17日,一枚超大当量的氢弹在西北核试验场成功炸响,此时距离第一枚氢弹爆炸已经过去了9年,在场所有人都见证了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但是,问题也随即出现,因为爆炸当量太大,部分检测仪器没能正常发挥,冲入辐射云收集辐射尘埃的战机也因为云层太厚而取样失败,最后,仪器显示的爆炸当量为500万吨。
后来技术人员深入核爆炸区进行实地勘察时发现,核爆炸的威力绝对不止这个数,而是比500万吨当量要高得多,技术人员根据现场试验品的毁伤情况、以及空气、土地的辐射程度等因素判断,这次爆炸的当量已经超过了1000万吨。
虽然实物依据充分,但并不是仪表显示的结果,所以1000万吨的数字并没有被记录下来。而俄罗斯《军事历史》杂志的文章称,当时苏联通过对我国周边地区的空气取样和爆炸产生的震动监测,也认为中国爆炸了千万吨级当量的核弹。
中国的氢弹构型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中国的经济实力不足,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通过一种特殊的技术路径,实现了低成本维护,这是中国人在氢弹技术上的独门绝技。中国最小的氢弹爆炸当量为300万吨TNT,而最大威力的氢弹爆炸当量为1500万吨TNT
英国氢弹爆炸当量神秘
1957年,英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TNT当量未知;
根据资料显示英国至少拥有五种核弹,他们分别是“三叉戟”2导弹热核弹头、WE177热核炸弹、“黄太阳”热核炸弹、“蓝剑”导弹、“北极星”热核弹头。
其中“北极星”热核弹头是1962年12月美英两国签订协定,将美国“北极星”导弹转让给英国,但不包括导弹的热核弹头。1963年英国开始“北极星”A3T热核弹头的研制。1965年开始试验,1968年服役。
该热核弹头是由三个“北极星”热核子弹头组成的集束式热核弹头,每个热核子弹头的爆炸威力为200千吨TNT当量。其改进型“谢瓦林”热核子弹头形体更加小型化,弹头舱内有更多的空间安装突防装置,并进行了抗核加固。
“蓝剑”导弹上安装大威力的裂变战斗部,但考虑到核武器的发展趋势和节约钚-239核装药,改用热核战斗部。该战斗部于1962年进行首次试验,同年服役。携带有该热核战斗部的“蓝剑”导弹部署在“火神”和“胜利者”轰炸机上。其爆炸当量至少在百万吨级。按照这种情况来看,英国的氢弹爆炸当量也在数百万吨级别。

法国首次试爆核弹当量260万吨
早在1945年10月,法国就成立了国家原子能委员会,其负责人是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的女婿约里奥·居里。1962年2月13日,法国在法属西非撒哈拉沙漠顿加奈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颗原子弹的试爆,使法国以第4名的资格进入“核俱乐部”。
原子弹试爆成功后,法国人并没有满足,而是将目标继续投到了热核武器的研制方面,试图用最快的速度造出氢弹。为此,法国先后调集了3000多名技术人员和军人参与试验。然而,法国对氢弹的研制工作远没有原子弹研制工作进展得顺利。虽然他们早已掌握了氢弹的一般原理,如将一枚常规原子弹置入装有浓缩锂和氘(重氢)两种燃料成分的装置里—引爆常规原子弹—使氘和锂产生聚合反应,从而产生百万吨级的巨大威力。
1967年10月起,法国原子能委员会重新拟订了氢弹试验计划,重新准备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研制工作明显提高了速度。1968年8月24日,法国在位于太平洋上距本土1.8万公里的穆鲁罗瓦环礁和方加陶法环礁,首次引爆了当量260万吨级的两级热核装置,正式宣布法国成为世界第5个核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