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东北亚一声巨响,五常之外,又多一国造出了氢弹!

军迷圈

关注

文|军武酷

 据环球网消息,朝中社宣布成功试验了氢弹。这也是朝鲜进行的第六次核试验。美国进行了多方围堵施压,但终究还是没有阻止这一事实的发生。在核爆发生后,中国地震台监测到,在朝鲜境内,以及中国东北地区,多地发生低强度地震。据中科大分析,此次核爆当量最高达到日本长崎原子弹的7.8倍!毕竟这是氢弹爆炸,威力远远高于原子弹。这必然引起韩日的高度紧张,对东北亚局势,必然产生重大影响。毫无疑问的是,这是震惊世界的一次大爆炸,从此以后,无常之外,氢弹拥有者再多一国!

朝中社宣布氢弹试验成功

那么,氢弹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呢?要想制造出氢弹,又需要克服多么重大的困难?我们且来细细了解一下。目前,全世界的核武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子弹,另一种则是氢弹。而原子弹乃是核武器发展的最初始版本,在威力上,远远低于氢弹,但二者都拥有毁天灭地般的恐怖力量。原子弹主要是利用核裂变,而产生巨大的能量。核电站也是基于可控核裂变的原理,而发展起来的。

最早的原子弹还有另一个别称:裂变弹。裂变弹主要依赖于化学炸药的爆炸能,把临界质量一下的铀-235或钚“挤压”至超越临界质量,使之产生不受控的连锁反应,释放大量能量。而引爆裂变弹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为枪式和内爆式。在二战时,美国向日本广岛所投掷的“小男孩”原子弹,便是枪式引爆的铀弹。而在日本长崎投下的“胖子”原子弹,则是内爆式的钚弹。这两颗原子弹,基本奠定了核武器的最初研制方法。

广岛上空的原子弹爆炸

而后,美国为了增强核武器的威力,在原有裂变弹的基础上,又研制了助爆型裂变武器,也称增强型原子弹。助爆型裂变武器只需要添加少量的热核材料,便能大大提高核裂变材料的使用效率,并且极大地增强它的威力。在1951年,美国成功试验了全球第一个助爆型裂变武器,其爆炸当量达到45.5千吨,达到原始版裂变弹的两倍威力!助爆型原子弹是一种核裂变和核聚变向结合的技术形式。它在原子弹中增加少量的核聚变材料,主要依靠核聚变发生大量的中子,对裂变材料进行高强度地撞击,从而提高裂变效率,最终释放出更加强大的裂变能量。它和氢弹的聚变型核爆相比,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在体量上,它也比氢弹更小。

而氢弹,绝对是当前世界上最为恐怖的核武器!氢弹的主要原材料为氢的同位素氘、氚等质量较轻的原子。氢弹作为一种热核武器,需要极高的温度,才能引爆。在引爆方法上,与增强型原子弹完全不同。氢弹采用分级辐射内爆原理,分为初级和次级两个引爆环节。初级阶段相当于打火机,在引爆初级直接产生强大的X射线,对次级核聚变材料进行超强度压缩,促使其发生剧烈的核聚变反应。而由于核聚变的不可控性,一旦引爆,将产生上千万吨级的TNT当量。而原子弹通常只有几万吨级的TNT当量。在氢弹的基础上,加强中子弹的量级,还能增强中子辐射的强度,对目标区域的毁灭性更加恐怖!

中国第一颗氢弹模型

氢弹虽然威力强大,但同时,它的研制难度也远远超过原子弹。在东北亚没有这一声巨响之前,全球也只有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掌握了氢弹的制造技术。氢弹制造之难,最为困难的,在于核燃料。氢弹的基本燃料为氘氚混合。而氘和氚这两个氢的同位素,都是大自然中极为罕见的。要想拥有足够的氘和氚,就必须依靠人工合成。而要想合成氘和氚,就必须修建专门的核反应堆。即便建成了反应堆后,一次合成试验,也只能获得极为少量的氘氚。合成完燃料后,要想引爆次级也非常难。我们都知道,太阳的能量,就主要来源于持续不断的核聚变。而要实现一次核聚变,就要为氢弹制造出高达地球常规温度的数百万倍的超高温环境,才能最终发挥出氢弹的恐怖威力。

在二级氢弹之外,目前最为广泛装备的,主要是“三相弹”,在美俄英法四国中,基本都是沿用这种“三相弹”模式。三相弹的第一级采用核裂变,催生核聚变条件。在第二级,核聚变发生后,再促发弹头中心的第三级发生第二次核裂变反应。总体为核裂变-核聚变-核裂变的三级核弹。因为这种“三相弹”其直接的摧毁能力并不是它的主要打击方式,而产生的核辐射远远高于其他任何一种核武器。因此,也被称为“肮脏的氢弹”。这种“三相弹”一旦投放,基本上是覆盖范围,寸草不生,人畜不分,鱼虾不存,生态毁灭,不仅水有毒,连空气都有毒!在往后的成百上千年,都将沦为人间的禁地。当然, “三相弹”的制造也比普通氢弹要难上加难。

也正是因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手握着足以毁灭地球的强大力量,才得以主导全球局势。五常之外,核不扩散,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但东北亚的这声巨响,却打破了这一格局,成为了五常国之外,最大的变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