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强火炮每分钟发射1.1万发,威力世界第一

军迷圈
文|小飞猪观察
网上曾有过一篇非常专业的评论,对我国的1130近防火炮做了很全面的点评,文章指出纵观世界现役舰载近防系统,1130系统尽管射速不是最高,但得益于大威力30毫米炮弹与优异的火控系统,整体技术数据,由其是对导弹拦截效率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H/PJ-11型11管30毫米舰炮,是中国研制的一款11管30MM加特林式速射炮近程防御武器系统,装有11个炮管,2个弹舱。一次能够锁定40多个目标。最大火力为每分钟11000发,即每秒约166发。做为大型军舰的最后一道防线,该火炮以全密集的发射系统,可以将来袭的所有目标击落,包括飞机、无人机、巡航导弹反舰导弹和其他飞行目标。
1130近防炮的来源是俄罗斯的AK630近防火炮系统,已经装备了辽宁号航空母舰上作为近程防御系统,也装备在了我国海军各种驱逐舰、护卫舰上。新建造的054A舰也换装了1130型近防武器系统。
也并非所有国家的近防武器都是使用30毫米口,美国的MK15“火神”密集阵系统它使用6管20毫米M61A1加特林枪炮,发射脱壳穿甲弹,射速大致在3000-4500发/分钟可调,储弹989发,射程1500米左右,整个系统重5625千克,搜索跟踪雷达工作于Ku波段,并采用'闭环多点技术','闭环多点技术'是雷达技术的突破,它使'密集阵'既能跟踪来袭的目标,也能跟踪发射的炮弹,从而更有效的杀伤来袭目标。
该火炮包括警戒雷达、跟踪雷达、火炮、电子计算机和控制盘。两部雷达配合使用,可在5000米内确定反射面积为0.1平方米的目标位置,并算出其运动参数,同时还可以监视己方炮弹的飞行轨迹,自动校正射击参数。
该系统在五级海情下可正常工作,既可由本系统控制台控制,也可以遥控方式使用,不需要炮手。炮弹由弹体、弹芯和推出器组成。弹芯是其破坏部分,以贫铀物质制成,密度为钢的2.5倍。
“密集阵”反应快速,通用性好。是目 前世界上唯一能实行自动搜索、探测、评估、跟踪和攻击目标的近程防御武器系统,它采用搜索雷达、跟踪雷达和火炮三位一体的结构,其全部作战功能由高速计算机控制自动完成,不需人工操作,反应速度极快,跟踪距离为10千米,美国的大型军舰甚至航母都装备了这一系统。
中美在内,俄罗斯就是一个绕不开的了,我们国家的近防系统来源就是俄罗斯AK630舰载近防炮。他是是由一门AO-18 六管30mm加特林机炮、MR-123-02 火控雷达系统、SP-521 电子光学追踪器组成。 MP-123 火控雷达系统可以同时控制两组AK-630(俄国舰艇通常每舰安装2-6组AK-630),追踪4 km以外的空中目标或是5 km以外的海上目标。P-521 电子光学追踪器可以于7 km 以外侦测到类似 MiG-21大小的空中目标或是70 km以外类似鱼雷艇大小的海上目标。
该火炮系统主要是为打击反舰导弹设计,还可以用于打击水面舰艇、空防以及两栖登陆岸轰支援以及扫雷等多元目标,俄罗斯各式船舰上都普遍安装了这款武器。
意大利布雷达火炮系统口径惊人达到了40毫米,一款是早期的布雷达近防炮,如今他们研制出了新式的,意大利奥托梅莱拉公司在2013年土耳其国际防务展上首次展出了采用隐形炮塔和双路供弹系统的40毫米单座“速射40”海军舰炮。
新型奥托梅莱拉40毫米口径舰炮不穿透甲板,射速为450发/分,弹夹容量为144发,采用数字化界面,可本机/远程有人控制。
更惊人的76毫米的舰炮也是出自意大利,奥托·梅莱拉76毫米舰炮,由于该舰炮射速高,体积紧凑,适合在中小型舰艇上使用,且同时兼顾防空,反导和对陆攻击能力,被各国海军广泛使用的舰炮。
奥托·梅莱拉76 mm舰炮的射速高达每分钟120发,全自动电脑操作机炮,也可以由炮手遥控操作,可作为近距反导弹、空防、打击水面舰艇以及岸轰支援等多元目标使用。由于在设计时已考虑小型舰艇安装的要素,因此重量与后座力控制在护卫舰或是巡逻艇大小的小型舰艇可承受的范围,加上冷战时期主要国家并未开发出适合的防空用快炮,因此奥托·梅莱拉76 mm舰炮成为西方世界船舰防空火炮的唯一选择,大受欢迎,有53个国家的海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