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周年阅兵歼20战机为何没有双座型?

军迷圈
文|文痞军报
歼20战斗机
7月30日上午9时,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为建军节举行的阅兵。受阅官兵列阵沙场,以战斗姿态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歼20领衔的空中作战群穿云破雾来到检阅现场,这是亮相珠海航展后,歼-20首次以战斗姿态临空,也被认为是此次阅兵的主要看点之一。
歼20梯队长机飞行员张昊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我们这个飞机,机动性特别好,静如处子,动如脱兔。飞机的亚音速性能不错,一进入了超音速就是它的天下了。机动能力较以往的三代机有非常大的提升。战机的信息化程度特别高,各种传感器都非常先进,造就了它一个信息融合的程度,战场对你越来越透明。
之前传闻歼20会是双座版,但是此次阅兵为何还是单座的呢?
歼-20是中国现代航空工业力量的代表作,是中国国防能力高速发展的一个象征,而歼-20的正式服役,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二个自主研发并装备第五代战斗机的国家。
战斗机搞双座无非是两种需求,一是战斗教练型,二是战斗轰炸型。战斗机的双座战斗教练型本质是一机两用,典型的就是中国空军曾经引进的苏-27UB,以及歼10战机的歼-10S双座型战斗机,其机身拉长以放入后座,两名飞行员以纵向座于单一座舱罩下。
机背也加大隆起以放入多的航电系统,除了突出教练任务,亦保留了作战功能。歼-10S亦可以用于加强对地攻击型,后座飞行员可以担任武器操作员。中国的歼11系列战机也发展了好几个双座型,例如歼-11BS双座歼击教练机,歼-16双座双重任务战斗机,以及歼-16电子战飞机。
以往的各国第三代战斗机,例如F-14、F-15、F-16、F-18、Su-27、Mig-29、台风、阵风、幻影-2000、歼-10,普遍在开发阶段就有了双座机型。
早期的第四代战斗机,在进行技术验证机和初始设计的时候,因为技术上和认识上的局限,也有考虑过双座型。例如美国空军在1983年公布的先进战术战斗机(ATF),就明确要求研制双座型。这个计划催生了诺斯罗普/麦道公司的YF-23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YF-22两种技术验证机,这两种机型都有双座型的设计。
目前各国开发的第五代战机和第五代技术验证机,例如美国的F-35和F-22,中国的歼-20和歼-31,俄罗斯的T-50,日本的心神,都不约而同的没有双座改型。
第五代战斗机没有双座型,原因有好几个:
一是目前第四代战斗机的信息感知系统足够强大,这样就不需要后面坐飞行员进行瞭望、领航和操作航电系统和武器系统。取消双座还可以腾出一个很可观的空间,这对于战机来说十分宝贵。五代机的航电,态势感知和智能化水平提高很大,加上机载武器的进步,基本实现了发射后不用管,比如JDAM、SDBJSOW和JASSM。
二是第五代战斗机造价十分昂贵,拿这么金贵的飞机来培训新手,非常划不来,还不如在成熟的飞行员中挑选精英,然后学模拟器,以目前飞行模拟器和高教机的进步发展,基本能完成训练任务就可以直接上机飞了。 三是第五代战斗机要考虑隐形,双座会大大提高隐身飞机被雷达和光学探测的可能性,所以外形设计成本较高,而且也不容易进行双座型改动。因为双座突起不太好处理,单座的隐身设计难度和成本就已经不低了,再为双座调整成本太大。
此外歼-20的航空电子设备和雷达系统也相当复杂,除了机头装备的机载相控阵火控雷达之外,还有侧视雷达和各种光学传感器,各种电子天线则集成在机身各处,如鸭翼与主翼间的电战天线,主翼前缘CNI天线阵,进气道外侧电子干扰天线等。
改装双座型,势必会造成机身结构的大改,这对于一架非常复杂而且昂贵的顶尖战机来说,大规模的全新改动,而且装备数量极少的双座型,经济上是得不偿失的。
歼20无需双座型,无论这架先进战鹰是否有双座型,都会不影响其战斗力的发挥。歼20的综合航电系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是高度集成的战场信息系统,通过一款大尺寸液晶屏。
结合战场信息网络,会将数字地理信息,以及战区网络中预警机、侦察机和其他友机所采集到战场信息集中融合处理,并直观显示,而三代机的大范围战场信息需要友军之间互相通报,再经过飞行员大脑的整合处理。
有了先进信息化技术,可以大大的减少以往飞行员必须分散精力的工作,让他们得以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飞行、战斗和任务上。不像三代机受航电水平限制,武器多为激光或电视制导,不能发射后不管,得有武器官。也就是说,由于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以前需要两个人的工作,现在一个人能把活都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