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绵里藏针!中国已掌握全球19艘“大型舰船”的动向

军迷圈

关注

文|利刃军事

当这个世界某个地方发生了战乱,山姆国领导人习惯问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的航母在哪里?”山姆国的10个航母战斗群和9支两栖作战群(准航母作战群)遍布世界各大洋,维护着他们的全球霸主地位。那么对于其他大国来说,如果有效遏制山姆国的航母战斗群,就成为维护海洋和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目标。

航行在大洋上的美国双航母战斗群

然而如何在辽阔的大洋中发现和持续跟踪航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无边的大洋上,就算是航母这样的庞然大物,也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如何准确及时地发现、识别、跟踪、攻击敌方的航母战斗群一直是军事大国重点研究的难题。由于航母战斗群自身具备强大的制空制海能力和机动能力,普通的探测手段(比如侦察机、侦察船、潜艇等等)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只有在太空中的卫星跑得快、站得高、看得远,当仁不让地成为搜寻航母战斗群的绝对主力。也许有人说了,我们可以靠北斗卫星系统,全球覆盖,山姆国航母根本无处可逃。然后这是一个错误的说法,北斗卫星属于导航系统,只能导航,不能探测和跟踪,所以不具有侦察能力。

高分四号运行在距离地面3.6万公里的地球静止轨道,宛如一盏高挂星空的长明灯

目前世界上卫星侦察体系最先进最完善的国家当属美国和中国。其中,中国对反航母的需求最大最迫切,经过多年的苦心钻研,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套绝活儿:那就是配套反舰弹道导弹的天基探测系统。侦察航母的卫星主要包括电子侦察卫星、光学成像卫星和雷达成像卫星(我国军用的是遥感系列卫星,这3种卫星均包括)。电子侦察卫星负责大范围捕捉航母战斗群发出的电磁信号,对其进行大致定位;高分辨率的低轨道光学成像卫星和雷达成像卫星负责精确跟踪识别。但是低轨道成像卫星的运行高度只有数百公里,观测范围较小,重访周期较长,需要大量卫星同时在轨才能有效执行任务。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中国又研发了高轨道凝视成像卫星。2015年12月,具有革命性意义的高分四号卫星成功发射,这是世界上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的光学成像卫星,也意味着中国太空监测能力实现了重大突破。

高分四号的探测范围可以覆盖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一

高分四号的分辨率足以发现水面大型舰船

高分四号运行在3.6万公里的高空,采用一亿级像素的光学成像器件和大面阵凝视成像体制,具备可见光、多光谱和红外成像的能力,最高分辨率小于50米,可以通过指向调整,实现对中国及周边地区的大范围观测,设计寿命8年。与传统的低轨道成像卫星相比,高分四号有三大特点:一是观测范围大,一次成像的照片能够覆盖10几万平方公里,一张照片只需要三到四秒就可以传回地面。二是连续快速拍照,可以在短时间内对不同区域进行连续成像,在紧急情况下,一天之内就能对整个中国实现完整成像。三是运动目标跟踪,能够捕获动态目标的运行轨迹,对其进行跟踪识别。

根据高分四号的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官方介绍:“高分四号可以从3.6万公里高度看见海上航行的大型油轮。”充分表明了高分四号也完全有能力发现跟大型油轮体积相当的航空母舰。我国官方资料表明,我方已经实际完成了对全球19艘大型舰船(你可以计算下是哪19艘)的持续跟踪,也已经完成了弹道导弹打航母的整个作战流程的试验。

高轨道凝视成像卫星使反舰弹道导弹更加“耳聪目明”

2016年,国家科技部发布了“地球观测与导航”等十个重点专项,其中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实现地球静止轨道不低于2.5米分辨率的光学成像能力,这意味着中国的高轨道凝视成像能力将不仅仅局限于发现航母,还可以对更多更小的目标进行即时跟踪监测,实现类似现场直播的战场感知能力。

毫无疑问,高轨道凝视成像卫星将成为中国构建的庞大天基探测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就像长明灯一样不眨眼睛地牢牢盯住敌方航母战斗群的一举一动,为反舰弹道导弹以及其他反舰武器提供信息保障和目标指示,在数千公里之外对航母战斗群发起毁灭性的打击。(利刃/晨言无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