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方称发现部分失踪船员遗体,美军舰撞船事故为何频发?

军迷圈
文|中国军网
8月22日,在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斯科特·斯威夫特出席新闻发布会。 新华社发(邓智炜摄)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新加坡、吉隆坡记者报道: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斯科特·斯威夫特22日表示,搜救人员当天在发生碰撞事故的美海军“约翰·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上发现了部分失踪船员的遗体。
斯威夫特在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无法确认遗体的具体数量。搜救行动将持续进行,直到确认失踪船员没有生还可能。
另据马来西亚海军当天发表的声明,马方搜救军舰当天下午在“约翰·麦凯恩”号发生碰撞的地点西北约8海里处发现一具尸体,马方无法辨认尸体身份,将于次日移交给美军。
对此,斯威夫特表示美军随后将确认该遗体是否属于美军失踪船员。
斯威夫特还表示,美军方对事故原因的调查刚刚开始,目前还无法做出结论。美军将派出一个团队评估“约翰·麦凯恩”号的损失,目前船体已经停止进水,其他受损部分还在维修。
8月22日,在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斯科特·斯威夫特出席新闻发布会。 新华社发(邓智炜摄)
斯威夫特说,近期发生了四起相似的军舰事故,美军将对事故展开调查,如果这些事故的发生存在共同原因,美军将会采取行动排除隐患。
目前“约翰·麦凯恩”号停泊在樟宜海军基地的码头上。记者在发布会现场远眺这艘军舰,看到船身一侧吃水线上有一部分船体发黑,从甲板上伸出的水管还在不断向海里排水。
“约翰·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21日早晨在新加坡东部海域与一艘商船相撞,事故造成10名船员失踪、5人受伤。美国海军随后宣布,鉴于近期美海军舰只接连发生与其他船只相撞事故,美海军暂停舰队在全球范围的行动,并对太平洋海域第七舰队的运作表现进行全面审查。
(参与记者:李晓渝、王丽丽、林昊、刘彤)
鉴于事故频发 美海军舰队在全球范围暂停行动
这是8月21日在新加坡海域拍摄的发生碰撞事故的美国海军“约翰·S·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新华社/路透
新华社华盛顿8月21日电(记者陆佳飞 刘晨)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理查森21日宣布,鉴于近期美海军舰只接连发生与其他船只相撞事故,美海军暂停舰队在全球范围的行动,并对太平洋海域第七舰队的运作表现进行全面审查。
理查森当天在一段视频讲话中说,隶属美海军第七舰队的“约翰·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在新加坡东部海域与一艘商船相撞,这是过去3个月内发生的第二起类似事件。美海军必须为杜绝此类事件采取强有力措施,需要深究此类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理查森表示,他下令暂停全球范围内所有美海军舰队的行动,以确保美海军采取正确措施,保障行动的安全和效率。此外,他下令对海军第七舰队的运作进行全面审查,包括行动节奏、舰上人员构成变化、舰只和仪器维护以及水面作战训练情况等。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此次全球范围内所有美海军舰队的行动暂停将持续一天。
“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21日早晨在新加坡东部海域与一艘商船相撞,事故造成10名船员失踪、5人受伤。
今年6月17日,美国海军“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与一艘菲律宾籍货船在日本横须贺港西南方向100公里处水域相撞,造成7名美军人员失踪,包括舰长在内的3人受伤。美国国防部8月17日表示,海军将处分所有当事官兵,包括撤销舰长和舰上另外两名高级指挥官职务。
新闻分析:美军舰撞船事故为何频发?
这是8月21日在新加坡海域拍摄的发生碰撞事故的美国海军“约翰·S·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新华社/路透
美国海军“约翰·S·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21日在新加坡东部海域与一艘商船相撞,驱逐舰受损严重,舰上10名船员失踪,5人受伤。
随后,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理查森下令对此次事故进行大规模调查,同时命令海军所有舰队暂停行动。
“麦凯恩”号并非唯一在亚太海域“肇事”的美军太平洋舰队舰艇。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军舰最近频出事故,与美海军活动力度超越现有部署兵力的承受能力,以及其舰船不当行为不无关系。
美舰在亚太海域频出事
今年以来,美国舰船接二连三发生撞船或触礁事故,而且发生事故的地点都在亚太海域。
6月17日,美国海军“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与一艘菲律宾籍货船在日本横须贺港西南方向100公里处水域相撞。事故造成7名美军人员丧生,包括舰长在内3人受伤。美国国防部近日认定事故是美舰过失造成。
今年5月,“张伯伦湖”号巡洋舰在朝鲜半岛外海与一艘渔船相撞。今年1月,“安蒂塔姆”号巡洋舰在日本横须贺附近海域触礁,至今没有恢复执勤。
美国舰船事故频出,军方对此十分恼火,命令彻查并暂停海军所有舰队行动一天。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军研究中心副主任方晓志认为,理论上来说,此次“暂停命令”涉及包括中小型舰船在内的277艘舰船,美国设在海外的242个海军基地都有可能受到影响。这些海军基地分布在140个国家和地区。
不过,少数正在执行重要任务的舰船可能会被允许继续行动,其中包括目前正在参加美韩联合军演的军舰。方晓志认为,“暂停命令”针对的还是某些重点区域,如涉事的美国第七舰队的第15驱逐舰中队肯定要暂停活动进行整顿,美国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海军军事基地可能也会受到较大影响。
先进驱逐舰对商船视而不见?
事故发生后,曾有美国军事分析师发出疑问:“麦凯恩”号配备有先进雷达和通信系统,为何会对行驶缓慢的3万吨商船视而不见?
在现代海军舰艇中,驱逐舰是用途最广泛、数量最庞大的舰种之一,具有火力大、机动性强等优势,可广泛用于攻击潜艇和水面舰船、舰队防空、护航、侦察巡逻警戒、布雷、袭击岸上目标等多项任务。
此次出事的“麦凯恩”号驱逐舰和之前撞船的“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都具有很强的作战能力,被视为美军航空母舰的“贴身警卫”。
目前,美国海军现役驱逐舰有60多艘,均为“阿利·伯克”级。“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是世界上最先配备四面相控阵雷达的驱逐舰,其舰载武器、电子装备高度智能化,具有对陆海空和反潜的全面作战能力,综合战斗力在世界现役驱逐舰中名列前茅。
“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的受损部位非常明显。
“操劳过度”酿灾祸
如此先进的驱逐舰,却屡次发生撞船事故,究竟是何原因?
就在撞船事故发生前,社交网站脸书的“麦凯恩”号官方页面曾上传多张官兵在甲板垂钓、打扑克及玩游戏的照片。
在美国军方公布最终调查结果之前,是否因舰上官兵玩忽职守而导致事故,还难下定论。不过,分析人士认为,美军在亚太海域事故频发,恐怕和美军在亚太海域“操劳过度”不无干系。
单说今年以来,美军亚太地区军事动作频频:不仅有“卡尔·文森”号、“罗纳德·里根”号、“尼米兹”号三艘航母集结西太平洋,而且从东北亚到东南亚,再到南亚地区军演不断。
方晓志认为,美军舰船的活动力度已远远超出了其现有部署兵力的承受能力,单艘舰船既要执行岛礁抵近侦察,又要实施多边联合军演,还要进行跨区域调防,官兵的体力和精力都有很大消耗,因此很容易出现疲惫性事故,而商船对处理突发性事件往往经验不足,避让不及就很容易出现撞船事故。
发生事故的马六甲海峡号称“海上十字路口”,地缘位置重要,商贸航线极为繁忙。“美军在西太平洋耀武扬威惯了,很多行为都带有极大的挑衅性和危险性,置国际惯例和规则于不顾,不仅威胁地区安全,而且自身还频发事故。”方晓志说。
(作者:刘莉莉 柳丝)
编辑:毛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