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杨利伟:不是飞行员也能当航天员!第三批航天员选拔即将开始

军迷圈
文|央广军事
今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25周年,
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时代。
22日上午
中欧航天员海上救生训练总结研讨会
在烟台举行
这是首次有外国航天员
参与我国组织的大型训练任务,
为载人航天领域开展国际合作
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组织实施模式,
为开展国际合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近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和俄罗斯、欧空局以及亚洲、非洲等许多国家开展了大量的合作,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表示,载人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是大势所趋。
杨利伟
比如说,神八的时候我们和德国开展生物培养箱的合作,和法国开展的生命科学的合作。我们和许多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很多框架协议,在今年下半年的国际宇航联大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会有一个发布,就我们下一步空间站的国际合作的一些项目向全球发布,包括我们的空间站,从设计的角度来讲,给国际合作预留了实验机柜。
海上搜救船救援。
海上搜救小艇救援。
海上生存。
从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立项至今已有25年,杨利伟表示,随着四月份天舟任务的成功,标志着工程第二步空间实验室的任务圆满结束,载人航天工程正式迈入了空间站时代,这是载人航天任务最终的目标,目前,航天员已经开始进行相关科目的训练。
杨利伟
工程全面进入了空间站时代,第一批、第二批航天员正在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前一段集中进行了模拟出舱的水槽的训练,都是在为空间站做准备。因为将来空间站从建造到运营每次任务都会涉及到舱外的科学实验,以及它的维护、维修、组装,都需要航天员大量的出舱。
杨利伟介绍说,随着空间站任务的发展,第三批航天员的选拔工作即将展开,选拔的覆盖面更加广泛。
航天员在真实海域开展救生训练。
航天员发求救信号。
海上搜救小艇救援。
杨利伟
从人员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应该是在九、十月份启动第三批航天员的选拔,这也是为下一步空间站的建造运营做储备,时间很紧迫。第三批的航天员不单单是从飞行员中选拔,还会从地方的理工类的、工程类的科研机构以及大学选拔,我们还将面向社会选拔飞行的工程师,为将来空间站的维护维修组装进行工作,为将来的运营做准备。
海上直升机悬吊营救。
↓点开视频现场感受下海上直升机悬吊营救
更多精彩请戳
中国航天员集体“湿身”,海上17天他们都经历了什么
中国最神秘部队首长现身!他说:祖国轻易不用咱,用咱就是出重拳
军娃:爸爸,我想“买”你一天的时间
空降兵战士自制MV《参军吧少年》,燃爆征兵季
战靴、行囊、月光……那些难忘的驻训时光
来源:央广军事
记者:孙杰、杨宸琇
图片:杨宸琇、朱九通
编辑: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