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盛夏与军营碰撞,这群准军官在部队找到了怎样的诗和远方

军迷圈
文|中国军网
原标题:当盛夏与军营碰撞,这群准军官在部队找到了怎样的诗和远方
近年来,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组织各年级学员赴部队当兵锻炼实习,足迹遍布五大战区。深入基层部队,学员们在部队淬火磨炼,逐渐成长为守土固疆的尖刀利刃。
八月,就在很多人在家避暑、消遣和慵懒的时候,有这样一批军校学员,他们或奔袭于荒漠戈壁之中,或搏击于惊涛骇浪之上,或隐匿于深山丛林之中。当盛夏与军营碰撞,他们如何展现准军官的风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在部队的诗和远方。
毕林宏:军营风景独好
2014年8月,我踏上实习之旅,部队这个词,对于入学刚满一年的我来说,印象还停留在几间砖瓦房、一片黄土地。
而踏入营区的时候,我感觉“军营”这个词被重新定义了,错落有致的营房,葱郁巍峨的远山,清澈见底的池塘,一切都显得那样诗意与美好。远山送来微风,梧桐更添细雨,美好的一切都让我更加想要去守护。
我和战士们在芒果树下站岗,想象着秋天芒果成熟时的诱人味道;我们在松树林里读报,偶尔身边会跃过一两只松鼠,难道它们也听得懂这报纸上的语言?我们在池塘边训练,时而跃出水面的鱼儿也像是在给我加油打气。实习的日子里,增长本领的同时,我也收获到喧嚣城市里体会不到的快乐。
黄刚:大漠风沙炼真金
2015年8月,我到达某步兵旅时,适逢部队在野外驻训,在营区休息了一晚,我就被送往驻训场。当天下午,部队即接到命令,前往指定地域开展实弹射击。八月正值盛夏,应当是草木茂盛的季节,可戈壁滩上只有大大小小的沙蓬,杂乱地点缀在一望无际的黄色“沙毯”上。而远处清晰可见的却是一座雪山,一寒一暑,别具风味。
戈壁滩上,地表温度能达到四五十度,我有严重的甲沟炎,天气炎热加上作战靴不透气更加重了我的病情,尤其在戈壁滩上跑动时,石子路让我的脚趾头渗出了血,疼痛难忍。在这样的高温下,我和战士们午休只能铺雨衣睡车底,当热风夹杂着沙尘滚滚袭来,我们只能用衣服盖住眼睛和口鼻,身体则任由黄沙堆积。
即便如此,一觉醒来,每个人都“灰头土脸”,有的还鼻血直流。在那样的环境里,战士们还要完成射击任务,这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到作为军人必须能吃苦,在祖国广袤的领土上,再艰苦的地方都要有人去驻守。我将来会成为一名军官,更应该不怕苦、不怕流血,要洗去娇气,浴火重生。
李正林:战友情谊暖人心
2016年8月,当一碗热腾腾的长寿面端到我面前时,我的眼眶湿润了。这是我从军以来度过的第三个生日,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没有父母家人的陪伴,却得到了连队战友的祝福。
这天,一名上等兵送给我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封信,上面写着:“祝排长生日快乐!”从那以后,这封信成了我最宝贵的东西,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收到战士的礼物,它见证了我的“官之初”。
前不久我还收到了已经退役的上等兵杨剑结婚的消息。回想实习的那段日子,杨剑性格活泼率真,有时也像个孩子,转眼竟已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一个女人的依靠。而他还能记得我这个“过客”排长,的确让我倍感欣慰。有时候,情谊深浅无关相处时间长短,战士是纯粹的,你对他好,他就会加倍对你好。
王斌:同袍交流话成长
如果说实习生活就像一杯苦咖啡,那学员与部队官兵的情谊就像苦味褪尽后的醇香,悠远而绵长。训练之余,我喜欢与官兵们围坐一处,听他们讲述演训的经历,生活的趣事,我就给战士们描绘军校生活,勾勒那是怎样一个热血与书香并存的地方。
记得排里有一个刚刚被军校录取的战士对我说,他对军校生活充满了期待,也一定不会辜负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能够把正能量传递给他们,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实习就像成长的加油站,以部队官兵为师,每一次都能学到生活的智慧和任职的本领。
2017年,又是一个八月,学员们毕业了,他们中有的奔赴任职岗位建功立业,成了一名真正的排长,有的分流到任职院校培训深造,准备当一名排长。从军轨迹虽不相同,但矢志强军的理想不会变,投身改革的信念不会移。
那勇斗烈日鏖战酷暑的拼搏,那苍茫戈壁劲风黄沙的洗炼,那潺潺流淌汇入心底的暖流,都将成为军旅生涯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和熠熠生辉的动人回忆!
话说,军营里不只有钢铁汉子,还有壮美风光,强军路上大步跑的同时,也别忘了沿途的风景哦!
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
人与骆驼
蜻蜓点水
风卷残云
开天辟地
大漠落日
战地黄花
中国军网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王浩明 白楠 莫崇翊
编辑:陆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