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印度大量引进武器生产线,细数其带来的多种好处

军迷圈

关注

文|科学吐槽秀

《印度斯坦时报》报道称目前印度90%的防务装备和零件都依赖进口,报道称,印度正在效仿中国“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投入巨资吸引西方军火公司在印度建厂、转移技术,并希望他们支持印度大型武器装备制造公司,扶持军工装备外围小型企业。

由于装备需求量大,印度已经引进了许多条的国外装备生产线,6月19日印度塔塔集团同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巴黎航展上签订协议,印度将耗资100亿美元引进美国F-16战斗机的生产线。

8月3日,防务世界网站发布消息称,印度私营公司将历史上首次在印度境内生产导弹,印度卡利亚尼战略系统公司和以色列拉斐尔先进防务系统公司已经开设了第一家生产“长钉”反坦克导弹系统的工厂。

瑞典萨博公司的官网发布消息称,已与印度达成协议,将在印度本土生产Bamse“巴姆斯”近程防空导弹。

可以说印度引进的生产线是非常的多,包括其装备的T90坦克、米格战机等等曾在国内建立起了成规模的生产线,其中必然有渴望得到技术的迫切希望,不过这样的愿望对印度本身研发能力不强大军工厂是非常困难的。日本通过与美国合作生产了20多种武器系统而发展了自己的军工生产能力。

引进生产线不仅仅能够有更好的渠道得到生产技术、研发技术,他的背后还有许多其他的优势在里面,而建立像印度那么多的生产线还是需要一定的资金实力,没有足够雄厚的本钱也无法引进更多的生产线。

引进生产线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刺激国内的经济,增加民族工业的制造能力,增加大量的国内就业岗位为经济创收,比如日本企业参与F35A战机的生产,不仅将提升日本的军工产业的水平,也将给军工产业带来发展机遇。

还有引进一条武器装备的生产线,需要两个国家建立起牢固的关系,印度能够引进F16的生产线,这就意味着两个国家的关系在一定层面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另一方面则代表美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将变的更为微妙。

美国媒体也曾提到一些好处,比如这个,成功的合作生产将为培养一批新的本土企业和劳动力市场播下种子。确实,最初印度需要获得外部的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本来完成生产。结果可能是一个庞大的承包商和分包商网络,还有研究中心和这些企业可能创造的副产品。这可能促使一些移民海外的高技术人才回到祖国或者在祖国投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