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空优!美俄争相研制六代机 幻想或将实现

军迷圈
文|支点军事
目前美国空军指出第六代战机必须拥有更远的航程、更优的隐身以及更远的武器,但相对来说,速度就是较不被重视的一环。(来源:LMT)
现代最强大的第五代战机是F-22猛禽式(Raptor),但作为取代它的第六代战机到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特色与条件?美国空军最近已经指出几项作为取代F-22必要的关键技术,其中包括更强而有力、省油的发动机,同时还有比现今F-22更远的航程以及更优的隐身性。
美国空军空战司令部(Air Combat Command)指挥官霍姆兰斯上将(Gen。 Mike Holmes)强调,随着美国的对手研发出越来越先进的战机,例如中国的歼20以及俄国的Su-57等,都让美国第五代战机的优势减少许多,因此开发能取代F-22的全新战机,对于美国空军能否维持优势而言非常重要。
尽管在可见的未来中,F-22与F-35等美国现有的第五代战机仍会继续升级以应对威胁,但这些平台毕竟有设计上的极限,因此开发第六代战机仍然有所必要,而以美国空军的术语来说,所谓的第六代战机的就是空优2030计划(Air Superiority 2030)中的穿透性制空(Penetrating Counter Air,PAC)。
第六代战机的三大技术重点:新发动机、新隐身、新武器

尽管目前还没办法非常精准地描绘出第六代战机的样貌和性能细节,但空军目前已经指出了几个第六代战机与今日第五代战机不同的技术项目,其中包括了更强但更省油的发动机。(来源:LMT)
首先,第六代战机将具备推力更大、油耗更低且冷却效率更佳的发动机,目前空军正与引擎制造巨擘普惠(P&W)以及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共同研发全新的战机推进系统,且空军也证实此发动机科技就是目前空军的适应性发动机转换计划(Adaptive Engine Transition Program,AETP)所正在研究并精进的。
第二,隐身性也是第六代战机非常重视的项目,尽管这可能意味着第六代战机必须牺牲一些速度(高速高热不利于隐身涂料,且红外线信号会提高),同时,有些人也认为随着反隐身雷达的出现,隐身特性将不会如此重要,因此怀疑第六代战机是否必须如此注重隐身,对此,霍姆兰斯上将反驳了这个论点。
上将指出,隐身与反隐身的竞争永远不会消失,不可能因为有了探测隐身战机的方式出现,因此就不再需要制造隐身战机了,相对的,空军必须开发更优秀的隐身科技,让对方的反隐身技术无法发挥预期作用。
第三,第六代战机也需要全新的武器、传感器、信息融合以及任务系统。空军首度揭露了在2018财年“空权空对空武器”的美金100万起始投资,尽管目前尚无法知道下一代空对空武器的详细能力,但应该还是会是AIM-9X和AIM-120导弹的后继者,或者是远程空对空导弹,使第六代战机保持在空战中的距外优势。
在2018财年预算案,空军在穿透性制空(PCA)项目上要求2.947亿美元的资金以继续进行研究,但距离真正成形则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例如是否搭载能量武器,而能量武器届时的功率又能达到什么样的等级,则还是一个无法精准判断的变数。
以下内容摘自著名军事节目主持人罗旭主办的公众号《旭说军事》

刚刚结束的MAKS-2017莫斯科航展上,俄罗斯一位专家透露俄罗斯第六代战机样机将在2030年前建成。咱们四代机歼-20刚服役,俄熊就开始研制六代机了?莫惊慌,俄熊口中的六代机大体上相当于我们所说的五代机,先来看看它们会是什么样儿。

未来战机能完成当前战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高超音速飞行、无人驾驶飞行等,能使用电子战工具,不仅是武器,而且是“武力护罩”,能用自带雷达发现目标,用携带精确制导炸弹予以摧毁。米赫耶夫表示,未来战机将使用复合材料制造,以保障隐身性能,发动机超音速巡航,甚至可以进行高超声速飞行。新的超级智能机载设备,将战机能力提高到四代战机无法企及的高度。


此外,未来的战斗机群还能集团作战,无需人类控制即可协调机群行动、相互交换侦察和战斗信息,并与地面甚至航天部队协同作战。这叫网式集中,是六代战机的主要标志之一。


未来战机新雷达将能对空间进行扫描,几毫秒内将战斗机两侧视野移动200度,同时选择目标,武器瞄准,用电子战工具在战机周围形成“电子隐身衣”。
什么叫电子隐身衣?就是用有源相控阵雷达使敌方导弹致盲。已知苏-57(T-50)天线能覆盖战机周围200度视角,据此,这些射线可沿飞行方向、从侧表面或机翼边缘发动攻击。像科幻电影那样,飞机可被电子保护球面包围,不仅对敌人隐身,而且球体本身也是武器,能“关闭”敌人的武器系统。

除电子武器外,六代战机将装备传统武器,包括能打击空中、地面和海上目标的超远程高超音速导弹。这种人工智能导弹遵循“自由猎杀和集体责任”原则,自主选择主要、次要目标,根据重要性顺序摧毁目标。高超音速导弹、无人机和有人机配合,这些今天看起来的幻想,俄罗斯科学家计划未来几十年内在六代战机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