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成功背后的特殊队友 一试验机透露重大信息

军迷圈
文|烽火军事
从2011年1月11日第一架验证机首飞,到2017年首批量产机服役,短短六年期间,歼-20完成了其他国家五代机需要十几年才能走完的过程,其研制进度可谓神速。在歼-20飞速读取进度条的背后,少不了一些特殊队友的功劳。。。。。。
作为俄罗斯图波列夫航空科学技术联合体研制的双发中程客机,图-204并不称职,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它却在我国的军机研制领域大放异彩。我国民航曾向俄罗斯订购了5架图-204的货运型号,其中包括一架编号为769号的飞机,该机机头部分已经被改装成为国产第四代隐形战斗机歼-20雷达罩的形状,内部安装有一台相控阵雷达。从外形上看,它好像一架“客机中的战斗机”。除此之外,该机的舱内还有一整套歼-20的座舱显示系统,因此又被称为“肚子里藏着一架歼-20”。

图-204 769号机
而实际上,这并不是该机的首次曝光,2014年,有网友曾经拍到在试飞院的机场跑道旁边,停着一架从俄罗斯进口的图-204,可能正在改装成为新一代硬式空中加油的试验平台。
而在2015年7月,网络上再次曝光一架歼-20的雷达电子验证机。不过和图-204不同的是,这架刚刚曝光的飞机采用了国产的运-8螺旋桨运输机平台,在机身前方还安装有一对非常明显的“鸭翼”。据媒体报道,这次运-8飞机“鸭翼”的改装或许意味着歼-20新的验证项目正在实施,歼-20的改进型号或许已经出现。

运-8运输机改装的雷达测试平台
实际上,早在2007年6月,我国媒体就集中报道了一款外形非常特殊的雷达电子试验机,该机由一架运-8螺旋桨运输机改装而来,机身编号079。从2000年8月至2002年末,该机共完成科研试飞216架次586飞行小时,为我国今后的雷达和航电系统试飞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我国新型战机包括歼-11B, 歼轰-7“飞豹”战斗轰炸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而有舆论猜测,此次曝光的歼-20新的雷达电子试验机有可能就是在079号的基础上改进而成
两架雷达电子试验机参与测试,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非常罕见。2007年,由BAE系统公司负责实施改装的JSF合作航电试验台飞机在加利福尼亚州莫哈韦空军基地完成了首次飞行。该机由一架波音737-300客机改装而来,在飞机前部增加了一个模拟F-35的机头延伸段。除此之外,还有一对长达3.6米的“鸭翼”,用以测试部分先进的传感器。另外,据称飞机内部结构也做了调整,安装了一个F-35座舱、有关航电设备以及能够容纳20名测试人员的工作站。

波音737验证F-35机头
而早在F-22研制之初,也改装过类似的空中试验平台。F-22的空中实验平台是波音公司在波音757-200客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在机头处安装了F-22的前机身以及雷达整流罩。此外,该机的机头上面也安装有一对小型的机翼,里面装备有F-22的通信、导航和识别综合航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