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真不差钱?印尼用棕榈油换苏35,中国用暖水瓶换苏27

军迷圈
文|军机图
继出口中国之后,俄罗斯苏-35战斗机又找到了新的买家——印度尼西亚。据《雅加达邮报》的消息,印度尼西亚近日和俄罗斯正式敲定了购买11架苏-35多用途战斗机的引进事宜,不过最终的贸易协议还未正式签署,预计最终协议将在今年年底签署,交付工作将在2019年开始。
▲苏霍伊公司苏-35多用途战斗机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和印尼的这笔军售贸易将以“以货易货”的特殊方式完成。
根据双方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印尼将向俄罗斯提供棕榈油、咖啡和茶叶等农产品来交换11架苏-35战斗机,如果以出口给中国的苏-35S价格计算的话,11架苏-35及附属设备的总价格约在15亿美元左右。
目前亚洲精炼棕榈油的成交价格约为642.5美元/吨,如果这笔订单全部以棕榈油结算的话,印尼至少需要向俄罗斯提供234万吨精炼棕榈油,大约相当于全球最大棕榈油出口国马来西亚2个月的棕榈油出口量。
由于西方的经济制裁,俄罗斯的日用消费品及食品原料进口渠道非常有限,比起外汇,俄罗斯更希望得到稀缺的商品。此次印尼提供的棕榈油、咖啡、茶叶正是俄罗斯国内市场紧缺但俄罗斯自己又无法生产的。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原产国之一
说起“以货易货”的军售交易,就不得不提一下上世纪90年代中国从俄罗斯引进苏-27战斗机的那笔交易。1990年中国同俄罗斯签署了引进48架苏-27SK/UBK战斗机的合同,经过协商之后,中国决定以35%现汇+65%易货的形式支付48架苏-27战斗机的订单。据近年来公开的资料和访谈显示,当时中国总共向俄罗斯提供了价值超过100亿人民币的货物,其中包括狗皮大衣、暖水瓶、大量肉制品、茶叶等,套路和俄印(尼)之间即将达成的11架苏-35协议几乎一致。
▲中国空军苏-27SK战斗机
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面临的状况和目前较为相似。刚刚从解体的前苏联独立出来的俄罗斯虽然继承了前苏联的大部分家业,但其经济体系几乎是半瘫痪状态,经济倒退,本就先天不足的轻工业更是遭遇重大打击,甚至无法为国民提供基本的日用品。在轻工业品极具匮乏的状况下,选择“以货易货”的方式无疑是非常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