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道路,朝鲜战略中不为人知的一面

军迷圈
文|王鼎杰
本文作者:王鼎杰
进入8月后,朝核问题再度升温。先是特朗普不断发出对朝强硬言论,继而朝鲜军方表示已做好打击关岛的行动计划,只待批准。特朗普随之回敬了更强硬的战斗表态。

表面上看,是美国遇到了朝鲜这个麻烦,朝鲜则遇到了美国这个麻烦。可是深入想一下,就会发现,其实是我们同时遇到了美朝两个麻烦。朝核危机正走向新转折点,而无论怎样转,我国都已难以置身事外。甚至可以说,一件比洞朗危机紧迫一万倍的事情正在发生,已经到了必须有所作为的关键节点!
☆美朝本可相安无事
美国的硬话,朝鲜的狠话,很容易给人双方在玩胆小鬼游戏的印象。

所谓胆小鬼游戏,就是两个人各开一辆车,面对面疾驰。谁先躲闪谁就输。古巴导弹危机就是美苏之间的一场经典胆小鬼游戏。最终以苏联的败北告终。
从这一点上看,这次美朝之间的互放狠话,确实很符合这个游戏的特征。但深入思考后就会发现另有玄机。
美朝之间除了核武器问题之外,相当一段时间内,其实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
无论美国内部如何渲染,一个没有核武器的朝鲜,无论如何选择阵营,都不会威胁到美国的利益和安全。甚至为美国继续在半岛驻军,介入东北亚问题,牵制中国,提供了抓手。
反之,美国的存在固然阻挠了半岛统一。但是,即便苏联复生,甚至中苏朝三方联盟,也不可能根本改变半岛现状,这已经由历史所证明。当下的朝鲜更没有任何统一的能力。故而,无论朝鲜内部如何从道义、感情上谴责美国破坏半岛统一,也无论美国如何对朝鲜的政体冷嘲热讽、夹枪带棒,但实际上,从务实主义的角度,只要美国不支持韩国统一半岛,美朝关系就不存在根本对立,大可相安而无事。

两国关系之所以一再吃紧,问题恰恰出在朝鲜的志不在小,和美国的过于精明。
☆朝鲜在走印度道路
冷战期间,印、越、缅、朝四国都是苏联的盟国。苏联解体后,这四个国家如丧考妣,一时都陷入巨大困境。
在这四个国家中,印度是第一个谋求与美国改善关系的国家。其使用的手段是发展核武器,进而以核国家的身份和美国握手。其核心思路就在于,美、印均奉行务实外交,讲究的是如果不能斩断一只手臂,就要学会与之握手。印度要做的就是先把自己变成无法斩断的手臂,再强制美国与之握手,进而高唱中国威胁论,塑造共同敌人,谋求借力发展。

继印度之后,越南、缅甸也相继走上与美国握手,化敌为友的过程。方法则是打中国牌。越南直接标榜对抗中国威胁,从而利用美国战略东移的机会搭车。缅甸则先和中国友好,继而再出卖中国作为上美国船的投名状。

朝鲜则是综合两派的招法。
朝鲜作为苏联坦克履带碾压出来的政权,外交一贯唯苏联马首是瞻,内政则长期依赖苏联援助。故而,苏联解体对朝鲜的影响尤其巨大,整个国家运转都出现了休克性瘫痪。
实际上,自苏联解体后,朝鲜与美国的秘密接触一直没有停止。但是,美国本已有了日本、韩国两个盟友,苏联解体后又相继接纳了印度、缅甸和越南。在亚太早就稳如泰山。故而,在朝鲜半岛反而满足于维持现状,真要是接纳了朝鲜,反而破坏现状。中美矛盾全面激化,不仅不符合美国扮演离岸平衡手的基本战略设定,而且朝鲜在这种对抗中也没什么用处。等于是美国落了个收小弟之名,却毫无实利可言。甚至有可能因此失去在韩国驻军的依据,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部署
所以,朝鲜要强制美国接纳自己,就必须手握有力筹码。这个筹码就是核武器。发展核武器不仅可以谋求国家安全的底线,而且可以强制美国与之对话、与之交换;同时对中、俄、日、韩四国,也是既刺激又要挟,从而在夹缝中掌握主动,多面获利。
面对朝鲜的这种冒险主义策略,美国其实心里并不高兴。更让美国投鼠忌器的是中国的态度。抗美援朝的停火线,就是大国力量的平衡线。尤其在一个没有苏联的世界中,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不能不认真面对中国的感受和需求。这是由历史遗产和现实中的力量对比、地理位置,共同决定的。
作为一个在大国棋局中跌摸滚打了两个多世纪的老棋手,美国对此自然是心知肚明。所以,美国考虑朝核问题,从一开始就是更注重中美关系而非朝美关系。
☆中美合作来之不易
精于计算的美国很快就发现,如果能通过推卸责任,让其他国家面对这个难题,美国就可以置身事外,借力打力。
在朝核危机的初始阶段,由于朝鲜缺乏远程投送工具,中、日等周边国家面临的威胁远大于美国,美国因而掌握叫价主动权。我国顶住风险,避免在这一阶段与美合作,符合自身利益。六方会谈的实质是一种拖延战术,虽然增加了问题的处理难度,但由于中美面临的风险增长速率不同,有取平效应,故而站在我们的立场上,仍然是可取的。

进入现阶段后,随着朝鲜核武技术的小型化发展,中美面临的威胁开始趋平。一旦相关技术扩散到极端组织手中,无疑将成为美国的一大灾难。虽然解决问题的成本提高了,但我国对美外交的主动权也提高了。相当于出现了大国合作的平衡点。
而日、俄、韩的别有用心,也变相帮助了中美的走进。
日本其实一直希望朝核技术武器化,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拥核或进一步谋求反导技术转让找到理由。俄罗斯因为战略重心远在欧洲,再加上历史上与朝鲜的特殊关系,所以对朝核问题更乐于推卸责任、静观其变。他尤其不希望中美走的太近,那样无形中增加了俄罗斯与中国合作的成本。因为中国的选择越多,俄罗斯换取中国友谊的付出也只能更多。
至于韩国,虽然表面上是朝核最大也是最直接的受威胁方,实则心情极其复杂。
我们知道,韩国也是个志不在小的国家,一直谋求在中日俄三强之间实现统一和崛起,其对核武器的渴望非常之深。冷战期间,韩国、日本、台湾,作为美国在亚太的重要盟友,都曾经发展过核武器。他们的技术能力与经济能力,均远远超过朝鲜。为什么他们到今天仍然没有核武器?原因很简单,美国不许。而美国不许的原因,正在于美国知道,一旦这些小朋友掌握了核武器,美国的控制力就会松动,威望就会扫地,地区稳定也会随之瓦解,甚至美国的核心利益也会受到威胁。同样的原因,苏联也绝对不会允许东德、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小朋友拥有核武器。这就是大国政治。
所以,在韩国内部,一直有这样两派观点。一派认为,韩国应利用朝鲜搞核武器的危机,谋求发展自身的核武器,至少要谋求美国转让最先进的反导技术。另一派则干脆主张,应该想方设法协助朝鲜研制成功核武器,同步谋求南北和平统一。到时候,韩国就将一夜之间成为一个拥有核武器的统一国家。

无论哪一派,其实都实在对抗的表象下,搞更实质性的南北合作。而合作的目的,并非谋求一个和平稳定的中间地带,而是要做强做大,参与大国博弈。这就为朝韩双方唱双簧制造了可能。
对朝鲜而言,尽管这只是迫不得已情况下的最后备胎,是下策中的上策。但有这个选择,总比没有好。
对美国而言,这些结局都是华盛顿所不希望看到的剧本。
从蒂勒森、佩里访华,到震动世界的习特会,中美关系的戏剧性逆转其实都是这个客观形势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