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4300吨核潜艇载22枚核导弹沉入水底,129名官兵损失

军迷圈

关注

文|胡八武器库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造核潜艇的国家,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有着令人惊讶的性能,在长达30000公里的航行中不仅不需要添加任何燃料,而且也不需要潜出水面来获得空气,而且能够全程保持20节(折合37公里/小时)以上的高航速,虽然其价格高达5500万美元(上世纪50年代的币值,放到今天将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优秀的性能让美军下决心把核潜艇作为发展的重点。

此后,美军相继建造了许多核潜艇,但不幸的是,第一艘核潜艇的事故也是在美国发生的,这就是长尾鲨号核潜艇,建造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就耗资4500万美元,满载排水量达到4300吨,能够携带22枚爆炸当量为20000吨的核弹头,其舰体材料采用了当时强度最高的HY-80高强度钢,足以承受水下400米处的巨大压力,但就是这样一艘当时性能最优秀的潜艇却在水下300米处遭遇不测。

1963年,长尾鲨号核潜艇在深海中进行一次下潜300米的潜深试验时,不幸与水面舰艇失去了联系,在之后的搜救过程中发现,长尾鲨号核潜艇沉没在了2300米深的海底,在深海巨大的压力之下,艇体已经被挤成了碎片,当时艇上一共载有129名官兵,灾难发生的过程是在是太快了,以至于没有人来得及逃生,全艇官兵也跟随这潜艇沉入到海底。

事后的调查结果表明,长尾鲨号核潜艇内的水管接头是罪魁祸首,由于潜艇内的高温需要从艇外向艇内输送海水降温,但是下潜到300米的水下时,冷却管的接头却发生了脱落的故障,大量的海水在瞬间涌入舱内,致使潜艇的控制电板短路,核动力系统也被迫关闭,失去动力的潜艇在尝试紧急上浮措施后也失败,最终导致潜艇一直往海底下沉,直到潜艇被彻底挤压成碎片。

但是也有另外一种意见认为,长尾鲨号核潜艇的突然下沉是因为遇到了“海底断崖”,海底断崖并不是说海底的悬崖,而是一种内波垂直力,其实海水中的一些地方由于温度、密度等的不同,也会有海水波动的情况,在极端情况下低层的海水会由于密度较小而把潜艇向海水底部“拖拽”,如果潜艇不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潜艇上浮,那么潜艇很快就会下沉到安全深度以下而导致艇体被挤碎的后果。

我国372潜艇也曾经遭遇过海底悬崖,但是由于所处深度不深,而且潜艇艇员处置得当所以得以脱身,避免了沉没的命运,但是艇体耐压壳仍然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损伤,从上面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潜艇在水下航行的危险性了,所以详细、精确的海洋水下参数对潜艇的安全航行是至关重要的,这也需要长年累月的侦测与积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