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印度三代机数量不够就升级老飞机,负责的公司很有意思

军迷圈

关注

文|云上的空母

近日印度斯坦航空公司透露,印度目前装备的美洲豹飞机已经升级了以色列产的EL/M-2052有源相控阵雷达,并实现了首飞,这意味着印度空军将有120架二代机正式拥有三代机的作战实力,对周边国家将“造成巨大威胁”。

据统计,印度空军共有飞机总数1724架,其中战斗机共有900架,这其中大量为二代机,三代机共有341架,机型分别为米格-29:66架,幻影-2000:45架,苏-30MKI战机230架,阵风共36架(得2019年才能到货),占比37.9%。这些战机将不得不被分开在印度北部、东部和南部三个方向。一旦印度在两个方向同时进行空战,每个方向平均只能分配170架飞机,用这点飞机去对抗东北方向600架以上的三代机显然不太可能,即使后者在保持东南沿海战备部署的情况下,也能在西部投入200架以上的战斗机与印度作战,这是印度所无法容忍的。

而美洲豹在印度空军中总共有120架,目前仅有三架服役,117架只是在编制序列中因系统陈旧寿命到限无法正常作战。二代机无法对抗三代机是常识,但当美洲豹飞机配装有源相控阵雷达后,将能够与普通三代机一较高下,在对抗中巴时每个方向可以平均分配200多架飞机,与对手在空中战场势均力敌。

美洲豹战机是一种很陈旧的第二代战机,1978年订购,1981年开始交付,配装的两台发动机最大加力推力一共为65kN、而一台歼-10发动机的最大推力就能达到125 kN,这种飞机如果和歼-10这种正统三代机较量的话在近距显然会被轻松击败,但在中距,一旦其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则结果可能就不太一样。

光升级雷达其实对飞机造不成太大影响,因为如果整体的航电设施无法跟进的话,有源相控阵雷达会被拖累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例如雷达信号难以被陈旧的航电系统处理,造成严重的“木桶”效应。但事实情况是,该飞机已经经历了两次大型升级(DARIN—Ⅰ、Ⅱ),本次升级有源相控阵雷达是第三次大型升级(DARIN-Ⅲ)的一部分,其中DARIN—Ⅰ升级了导航、通信系统、TIALD吊舱,DARIN—Ⅱ换装了飞机核心航电计算机和瞄准计算机、换装了两条1553B总线,敌我识别系统等几乎所有航电和脉冲多普勒雷达。

DARIN-Ⅲ升级在2009年2月开始,用开放式系统结构计算机渠道了传统的计算机架构、将1553B总线拓展为4条、加装自防御电子战系统和电子侦察吊舱、这些新升级使得该飞机的升级改造更为方便、能够使用一台机载计算机同时完成火控、飞控等各类飞机作动任务,并使用反辐射导弹对目标实施攻击,使得该飞机的作战、防护性能大大增加。

而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加装更是能力的大跃升。总所周知,有源相控阵雷达是目前最先进体制的雷达,具有很强的多目标探测、远距离精确引导攻击、捷变频抗电子干扰、多模式空地海攻击等能力,美洲豹配装的EL/M-2052雷达峰值功率10Kw,拥有1500个T/R模块,能最多同时跟踪64个目标,探测200千米左右、RCS=3㎡目标。目前虽然该飞机只能发射短程“魔术”导弹,但因DARIN-Ⅲ系统升级改造时,全部由印度国防部采购法国技术,在系统上安装使用法国米卡导弹或光辉战机使用的德比空空导弹问题并不大。

而相比之下,即使是歼-10C飞机,对空探测距离也无法超过200km,因此不会对美洲豹形成绝对优势。一旦美洲豹采取保持间距,远超攻击的战术,就可以在空中形成封锁墙,令我飞机不敢轻易进入某一区域支援正在地面作战的部队。

此外,该雷达拥有合成孔径雷达(SAR)、动目标检测(GMTI)模式,可以全天候有效的对地面隐藏目标、动目标检测并发起攻击,这些目标包括野战炮兵、野战防空雷达、坦克等、良好的执行近距离对地支援任务,而以往该飞机只能在携带吊舱的情况下对这些目标发起攻击,载弹量少攻击也不精确、夜间作战能力几乎为0。对地打击挂载时作战半径达到904km,能在印度平原机场起飞。印度空军可以让苏-30MKI或阵风在前线挡住中巴三代机,美洲豹使用对地扫描模式实施攻击。

从理论上说,印度对美洲豹攻击机升级,其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负责升级的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向来以修飞机和摔飞机闻名,那么装先进雷达的美洲豹能否发挥作战性能呢?请看最后这张照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