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离边民,集结重兵,叫嚣战争,莫迪将成为2017年印度的罪人

军迷圈
文|军工圈
综合央视新闻、环球网
印度军方下令中印边界对峙点印度一侧附近村庄搬离
据印度媒体NEWS18.COM10日报道,有消息人士称,印度军方向靠近洞朗地区印度一侧的一个村庄下发了要求村民尽快搬离并腾空房屋的命令。
印度媒体NEWS18.COM报道原文截图
该村距离中印边界对峙点仅35公里,全村约有100名村民,目前还不清楚腾空村庄是为安置上千名来自33军队前往对峙地区的增兵,还是为避免村民在可能的冲突中伤亡。报道中提到,有村民称曾在附近区域目睹过印军的大量军事活动。
4万印军正向中印边境集结,与中国最近距离仅500米
印媒报道截图
据印度The Quint网站当地时间8月9日报道,驻苏克纳(Sukna)的印军第33军大批部队已经或正在向中印边境锡金段集结。
报道援引印军消息人士的话称,印军常驻苏克纳的第33军下属的3个师早在20-25天前就已经开始这次向中印边境部署的行动,部队最重要的部分已经进入指定“行动区域”。印军已部署在印度北部和东部距中印边境锡金段500米至20公里的范围内。
报道还称,印军的一个军由三个师组成,包括作战人员和非作战人员在内,士兵总数一般为三至四万人。而第33军下属的第17山地师此前就已驻扎在锡金首府甘托克。
印度防长再发战争叫嚣
面对中国坚决的态度和越来越强的军事、外交、舆论压力,印度想尽了各种花招。印度前几天言必称“和平解决争端”,但遭到中方驳斥后,近来又患上了“狂妄综合征”,印度国防部长贾伊特利9日给本国舆论壮胆说,印度已吸取1962年的教训,如今的印军足够强大,有能力应对任何对国家安全的挑战。印媒也充斥各种“能战胜中国”的意淫,甚至有教科书睁着眼睛胡说“中国在1962年战败”。
这不是印度军方第一次叫嚣战争。不久前,印陆军参谋长拉瓦特称,印度在为“2.5线战争”做准备。贾伊特利也曾称,“2017年的印度不是1962年的印度”。对于印方叫嚣战争的言论,中国国防部发言人曾称,希望印军个别人能够吸取历史教训,停止发表这种叫嚣战争的危险言论。
莫迪政府耍尽花招,是认为中国会忍下去,不会反击。1962年印度也是这样的心思,但最后的结果不光是印度军队的失败,还是印度政府的失败、媒体的失败。印度知名记者写的《1962年的罪人》一书中曾把尼赫鲁和当时的印度国防部长都称为罪人。如果莫迪政府仍顽固不化,将成为2017年印度的罪人。
印度历史上曾受殖民统治数百年,但从1947年独立到如今,国际社会看到的却是一副十足的殖民者心态,一套十足的殖民者行径。
对绝大多数域外国家而言,也许喜马拉雅南坡的地缘价值不大,但对印度在该地区愈演愈烈的霸权主义行径,国际社会不应继续听之任之。1975年印度悍然吞并锡金之时,国际社会在美苏争霸的大背景下选择了沉默,今天如果继续坐视印度行径,则“不丹锡金化、尼泊尔不丹化”为时不远。若真如此,国际社会还谈何民主平等?谈何公理大义?
在该地区假如没有中国这样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对地区霸权主义进行制衡,那么,尼泊尔、不丹等国人民受到的胁迫、欺凌将变本加厉。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和喜马拉雅山南麓国家保持和发展主权独立国家之间的正常交往,既是促进自身发展、维护自身利益的务实之举,更是履行大国责任、维护国际道义的慷慨之举。
印度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喜马拉雅南麓不是自己的“私家宅院”,而是域内国家平等相处、互惠发展的共同家园。印度只有回归正常心态,在相互尊重领土主权完整的前提下和中国及南亚邻国友好相处,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自身安全。相反,如果抱守殖民主义心态,逆世界和平发展潮流,对南亚次大陆和喜马拉雅南麓进行排他性经营,印度得到的一定不是强大与繁荣,而将是难以承受的永久战略伤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