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今天的政治教育我想请假

军迷圈
文|一号哨位
文:刘悦
刘亚洲著的《精神》一书中收录了其在国防大学九次即席演讲内容——红山九品,其中有一篇名为《用老实人》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
“为什么部队的政治教材那么不受欢迎?为什么报纸杂志上讲的那些东西不能深入人心?现在的状况是‘老百姓啥也不信,专家啥也不懂,媒体啥也不说,政治教育啥也没用’。因为你假,深入不了人心。你写的那些东西连你自己都不相信,却想让别人相信,那不是鬼话?”
一石激起千层浪。就是因为这样一段话,在各类涉军、军迷微信号之间引起了轩然大波。“国防大学政委——政治教育没用”“解放军上将带头反对政治教育”“部队政治教育过时了”等等此类文章层出不穷。点开来看,不外标题党,断章取义和全盘否定甚至恶意攻击。再看下面的评论,点头称赞,拍手叫好的不在少数。目测其中只看了标题便留言评论的不在少数,更别提追根溯源查看原文出处了。
媒体断章取义是为了哗众取宠博点击率,读者断章取义是因为懒。而无论何种形式的断章取义,都无异于管中窥豹,盲人摸象。
那么刘将军原本想表达的东西是什么呢?让我们完整的来看。这篇文章以《用老实人》为题,分别写了“做老实人”“写老实文章”和“用老实人”三部分内容。前文的引用即来自“写老实文章”一部分中。那么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什么?答案就在下文不远处——“文章一定要真实”!
引发激烈讨论的两句“政治教育啥也没用”“政治教材不受欢迎,因为假”,尤其以前一句争论最为激烈。翻看原文,其中政治教育啥也没用四句,被作者加上了引号。略有语文常识的读者便知道那是引用,至于引用的是朋友的话、网友的观点还是其它什么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但若以此为“喷点”,只能突显自己的无知,在此不与无脑喷子论高下。而关于一些政治教材的假(注意是政治教材假而不是政治教育假),不受欢迎,不深入人心,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实事求是的点头承认。
作为一名基层一线带兵人,组织开展政治教育也有几年的时间了,同时自己参加教育接受教育的次数更多,故而自忖,自己还是具有一定发言权的。
以接受教育者的身份来说。最反感的或者说教育效果最差的便是那些照本宣科,从教育开始到结束头都不抬一下,一头扎在稿子上的授课人,此类教育,可以说毫无效果。上面的授课人苦于稿子太长半天念不完,下面聆听的人不知所云,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当真鸡肋,不参加不行,参加了煎熬。某次政治主官集训中,某支队政委前来授课,形式与前文所述基本无异,更糟糕的是整个授课过程中,该政委磕磕绊绊,接二连三的念错字。其中他念到“左船中记载……”彼时我正思绪漫天飞,被这个“左船”硬生生拉了回来,在教案上找了半天才发现,原来是“左传”。当时我抬头看看了讲台上高坐云端的政委,耀眼的两杠三星肩章之下竟是一个黯淡无光的中年人。
并非我吹毛求疵挑毛病,既然是给基层政治主官上课,除却授课内容之外,授课人本身的授课技巧、节奏等都是对基层政治主官的一种启发和帮助,《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要求“严谨治学”,更何况该政委面对的是全总队的政治主官,而这些政治主官回去是要教育更多的战士的。如此不严谨的态度,实在令人费解,更令人担忧。
上面这个例子只是无数典型中的一个。所以当我自己作为教育者的时候,每次教育之前,我都会先过一遍教案,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不用教案。
为什么?因为假!
实事求是的讲,教案中出镜率最高的是“某部战士小王和小李……”有些教案中,为了让例子更贴近教育内容,便把上述桥段反复用,用反复,许多事例甚至于一眼就看出是作者个人编造的。反思为什么编写教案的参谋干事要用编造故事这样的方法呢?原因很简单——脱离基层,脱离基层官兵。因为他不知道基层到底是什么样,更不知道基层官兵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所以才会出现“小李的父母离异了,最近情绪一直很低落,班长发现后多次劝导,最终小李在班长的开导下再次生龙活虎的回到训练场”之类的内容。
说教容易受教难,受教容易说教难。这两句话并不矛盾,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让自己更多的接受教育,不断增加自身经历阅历,才能更有力的教育别人;作为受教者,我们希望听到的是真章实货,有益人生的说教。
马云关于奋斗、坚持、人生等励志演讲视频点击率很高,很多人看完后都觉得受益良多,但如果马云拿着教材来讲擒敌拳,那可真是呵呵了。